文/朱福山
根據金融聯徵中心新增房貸資料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台屋齡30年以上的老公寓,平均鑑估房價金額為1,095萬元,而銀行核貸成數僅74.9%,換算成自備款成數達25.1%,相較去年同期,平均自備款從232萬元拉高到275萬元,民眾晚1年買得多籌43萬元,對小資族而言恐吃不消。

六都之中,自備款較去年差異最大的縣市為台北市,最小則是高雄市,分別差異為70萬元、17萬元;貸款成數最低,即自備款需準備最多成數的縣市則是台南市——27.4%,其餘五都約落在24.7%至25.4%區間。
事實上,並非總價越低,所需準備自備款就一定越少,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以台南市為例,平均鑑價相較去年僅差2萬元,但核貸成數卻明顯下滑,他分析主要因為今年高財力的客群減少了,加上申貸年齡從30~40歲上升至40~50歲,在在都使得銀行放貸更趨保守。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補充,老公寓因總價親民,向來被首購族或小資族視為擠身為有房一族的入門款,然而在限貸令影響下,核貸成數僅落在7成左右,未來首購族若想進場,恐仍需借助長輩資金挹注,才更有力承接高漲的購屋成本。
對此,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則建議民眾,在挑選老屋的同時,不妨多考量對核貸『加分』的項目,例如在老舊公寓的社區範圍裡,盡量避免無尾巷的物件,位於主幹道、交通方便的物件則相對受銀行青睞。
延伸閱讀》
2025買方反攻術 打開降價地圖看懂鬆動訊號
房市溫差擴大,低總價小宅穩住買氣
金龍海嘯滿周年 相對低價已是建商最大善意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