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金融的日益增長為資金受困的房地產行業提供了數碼化替代方案
阿聯酋杜拜2021年8月16日 /美通社/ —
總部位於阿聯酋迪拜的 LandOrc 是一家新獨角獸科技公司,專注於提供去中心化金融 (DeFI),並以非同質化代幣 (NFT) 形式的土地及房產所有權為抵押,促進房地產行業的貸款交易,所有交易都在以太坊區塊鏈為底層科技的 UNISWAP 或 WWW.LANDORC.io 上進行,具有更高的信任度、透明度和速度。

LandOrc利用NFT和DEFI數碼化技術彌合全球房地產融資缺口。
全球房地產市場規模已達280.6萬億美元,是第一太平戴維斯 (Savills) 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住宅地產以每年6.2%的速度增長,霸佔該市場最大份額(220.6萬億美元)。其餘為商業地產(33.3萬億美元)和農林地產(27.1萬億美元)。
根據畢馬威 (KPMG) 2020年報告,2017年全球平均基準貸款利率為11.53%,但此後在2019年幾乎全面上升(11.57%)。
通過 LANDORC NFT+DeFI 技術實現房地產市場數碼化
房地產市場的數碼化已經興起。但因過程耗時耗力,特別是那些在不同國家都有資產的大公司對此並正進行升级中。
LandOrc.io 行政總裁 Damodharan Vijayaragavan 表示:「房地產開發商需要短期內批出的貸款來開發項目,這個資金缺口需要填補。但可惜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私人或銀行借貸部門對於此提供支持的貸款能力和需求都有所下降,很多公司將重心轉移到他們現有的業務和營收上。」
「此外,由於流程缺乏速度優勢及透明度,導致房地產價格波動及有價無市,再加上交易緩慢,這一市場迫切需要數碼化轉型及升級。此外,如蝸牛般的交易速度讓整個過程變得更加複雜。」
NFT 建立在區塊鏈上,後者是一種目前廣泛用於各種應用的分布式帳本技術。NFT 本質上是承載數據並存儲在不可串改區塊鏈分類帳中的數字資產。
在基礎設施、建築物或實物資產以及所有權或所有權契約中使用 NFT,可以優化房地產交易流程以及將資產數字認證化。
NFT 採用了數碼化的形式,追蹤數碼化資本的所有權和真實性,相比傳統過程,所花費時間大幅縮短。
土地 NFT (LNFT) 代表區塊鏈上的土地所有權,在所有權從錢包裡流出後,可以跟蹤其變化,包括將其作為借貸抵押品。
估值、站點位置和圖表以及周邊分析等相關信息通過預言機上傳到區塊鏈上,並被存儲到相關的 IPFS(星際檔案系統,一種點對點超媒體協議)中,實現輕鬆安全的訪問。
數碼化資產或土地擁有權並存互融,使身份驗證、跟蹤財產所有權變得輕而易舉。
LandOrc 的 NFT+DEFI 生態系統功能
- 簡化複雜的房地產交易流程
- 將傳統房地產交易過程從4個月縮短至21天
- 由於所有權的可追溯性,方便管理抵押品
- 房地產借貸方案低於當地利率
Damodharan 先生認為:「房地產公司是時候將 NFT 視為一種開發業務的必須方案之一,以此技術可以馬上解決困擾該行業數十年的痛點。」
去中心化金融 (DeFi) 指的是使用基於區塊鏈為底鏈技術的金融服務。據 Defi Pulse 數據顯示,2021年這一市場規模升至870億美元,因此為填補房地產資金缺口提供了一個新來源。
LandOrc 使 DeFi 技術讓參與者能夠將 LandOrc 代幣 (LORC) 作為抵押房地產開發項目的替代融資方案。LandOrc 生態系統的用戶可以參與平臺的關鍵決策,包括貸款項目的選擇。然後可以使用房產或土地審核評估代幣 (LGOV) 對區塊鏈上以透明方式做出的選擇進行投票。
詳情請瀏覽 www.landorc.io。
關於 LandOrc
LandOrc 總部位於杜拜,通過將 NFT + DeFI 技術納入 LANDORC 科技,提供房地產數字認證化+區中心數字金融化解決方案。LandorcNFT + DEFIke 科技公司致力於提供全面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包括土地擁有權數字認證化、價值評估、使用抵押的房地產項目融資和房地產項目抵押。
LandOrc NFT + DEFI 科技公司是 一支由金融、科技、房地產、法律和市場推廣領域經驗豐富且積極進取的專家和企業家組成的跨文化獨角獸團隊,正在進軍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東歐的高基準利率房地產貸款市場進行普及化。LANDORC NFT+DEFI 科技公司歡迎更多企業或有興趣人士前來合作及開發。
相關鏈接 :https://www.landorc.io/
小店「障礙」重重?友善環境這樣塑造
【文/住展房屋網】為了讓身心障礙者能夠更有效利用基層醫療資源,台北市醫師公會最近大力倡議「無障礙診所」。理事長洪德仁受訪時表示,近年政府雖力推分級醫療制度,但不少基層診所的出入口,都設有門檻、階梯,不利行動不便者進出,使許多身障者對於小型診所望之卻步,只能轉往大醫院就醫。
對此,北市醫師公會日前與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合作,開始訪查北市診所,並輔導改善無障礙環境,近期更公布「台北市無障礙診所地圖」,雖然目前家數並不多,但對於身障者的就近就醫權益,已經是很重要的一大步。
建物限制 小店「障礙」重重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指出,在城市中,要維護身心障礙者的權益,事實上當然並不只有醫療單位需要進行改善,若一般店家、商店也都能多少降低各種「障礙」,整個城市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排除就會更少、包容就會更多。
不過,根據現行《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身心障礙者對無障礙空間的需求,事實上僅有公家經營、建造的運輸、道路、公共建築物能夠滿足;一般建築雖有「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及「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規定建築中應規劃無障礙環境,以及細部的施行方式,但這也僅限於新建設的空間,多數餐館、商家所在的舊建物環境,依然「障礙重重」。
除了法規無力管,其實就連小店家自發性想要塑造無障礙環境,多數時候也不太容易。住展房屋網企研室指出,台灣時常被用作為餐館、超商、小店舖使用的老舊民房,由於單層坪數通常不大,因此常會有進出口過小、室內通道狹窄等問題。這些建築上的限制,不僅為行動不便者帶來障礙,更難以改造。
簡單變革 化身友善店家
不過,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店家無障礙環境事實上也不一定只能靠複雜、高成本的施工或硬體來完成。店內人員對於身心障礙者最基礎的認知及包容若能做到,再加上一些低成本的硬體設置,其實就能大幅增加身心障礙者入店消費的機會。
例如若是入口太窄、有高低落差,店家就可以在門口設置無障礙服務鈴,以及可簡便拆卸的斜坡,一旦障礙者需要入店,簡單地按下服務鈴,店內人員就可以出來協助。空間狹窄的問題,也可以透過可移動式貨架、可拆卸式桌椅來解決。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在實務上,政府規範公共建設、新建工程,其實就已經足夠。若想要讓城市中的店家也做到「無障礙」,或許還可以制定一些關於「身心障礙友善店家」的標準,鼓勵商家成為「友善店家」,給予認證及獎勵。商家可以藉此提升自身形象,城市環境則因此變得更具包容性。
推薦閱讀:
提升居住品質 無障礙住宅補助
台中無障礙設施補助 高達216萬
疫情推升需求 醫療產業躍居置產主力
大金空調守護醫療人員及病患健康
身心障礙者租金補貼 門檻擬放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