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建商囤房稅通過 民眾就買得起房?

【文/住展房屋網】台北市日前通過有「建商囤房稅」之稱的《台北市房屋稅徵收自治條例》修正案,原本規定建商從取得使照的次月起算,三年內的銷售期,要課徵1.5%的稅率;近日通過的版本,將銷售期壓縮為一年半,並提高課徵稅率至2%。根據媒體引述市議員的說法,此次修法是希望「讓買得起房的人買得起」。

透過所謂的「建商囤房稅」試圖對建商施予銷售壓力,使之降價銷售、降低成屋建案「惜售」的比例,北市議會的思考邏輯確實符合常理;然而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實際可能會有的情形卻可能是,在未來營建、土地購置成本持續抬升的背景下,就算形成壓力,業者也不見得有辦法降價銷售。

目前房市正在面臨一個矛盾:建商營建成本高,成本轉嫁至房價上,降價銷售不容易;而民眾收入增加有限,購屋壓力居高不下。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好一點的狀況,民眾可以在利率低、貸款成數高時,搶時機進場,以免未來房價漲得更高,只是就得面對背負高額房貸、且利率可能隨時浮動的風險;壞一點的,不少人其實再怎麼存錢,還是沒辦法有足夠的頭期款進場負擔高額房價。

面對這樣的矛盾,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北市議會討論了兩年的「建商囤房稅」修正案,在目前的社會脈絡下推出,恐怕有點放錯重點。因為建商囤房稅即使對業者形成壓力,目前能降價的幅度仍有限,在民眾收入普遍未有明顯成長的狀況下,也僅有收入較高者能負擔(正如市議員的說法:「買得起房的人買得起」)。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有關單位除了蚍蜉撼樹般地透過各種手段,試圖壓低房價之外,近期還應直面營建成本過高的問題。並且,同樣重要的是,應正視民眾薪資收入停滯、與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等問題,才能紓解民眾購屋壓力。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相關文章

買房站哪邊!你選哪一邊?
《桃園》藝文特區 VS 青埔特區

一邊是桃園老牌豪宅聚落——藝文特區,機能成熟、商家林立,文化設施齊備,生活便利度無可取代;

另一邊是新興國際門面——青埔特區,高鐵、捷運、購物中心全到位,未來話題十足,發展潛力爆棚。

對你來說,哪一個才是最「頂」的桃園生活圈?快投下你的一票!

藝文特區:機能成熟、文化底蘊深厚
青埔特區:交通國門、潛力無限

買房站哪邊,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你的態度!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