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亞灣迎建築新地標 安藤忠雄三合一開發案正式動土 副市長揭雙戰略定位

文/朱福山

亞洲新灣區重大開發案再添一筆。由國城建設與高興昌鋼鐵合資組成的智匯方舟公司,攜手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今(1)日為特貿三都更案的『南之南基地』舉行動土典禮。這項總投資金額達153億元的計畫,預計自2030年起陸續完工,未來將成為結合住宅、商辦與光影美術館的三合一地標建築,為高雄城市發展注入嶄新能量。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特貿三都更案的『南之南基地』於今日舉行動土典禮。圖/朱福山
甲桂林董事長張裕能(圖左2)受邀參與動土典禮。圖/朱福山

濱海首排三合一開發 打造高雄國際門戶

本案位於亞洲新灣區濱海第一排,基地面積約3,025坪,規劃興建一棟地上45層的住宅大樓(共392戶)與一棟29層的商辦大樓,並設置智匯學院、托育家園等公共設施。建築外觀、公設空間、景觀燈光乃至室內軟裝,皆由安藤忠雄一手操刀,打造兼具美學與功能的城市地景。

透過此次開發,高雄不僅將迎來一座具國際辨識度的建築新地標,也試圖翻轉港灣城市的都市印象。安藤忠雄以「青蘋果精神」為創作核心,象徵創新與青春的永續活力。他透過視訊表示,高雄的濱海風貌讓他聯想到家鄉大阪與神戶,是少數能兼容自然景觀與城市能量的地方,盼以此設計成為引人駐足、啟發靈感的生活場域。

雙戰略定位 串聯金融與科技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指出,『南之南基地』正位於行政院核定的「亞灣2.0智慧科技創新園區」之內,亦是今日甫啟動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的關鍵節點,具備雙戰略定位意義。他表示,台積電、鴻海、輝達等國際科技巨頭紛紛落腳南台灣,帶動高雄產業升級與城市轉型,也讓投資熱度持續升溫。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林欽榮進一步透露,今年上半年高市府招商成果全台第一,顯示高雄已由過去的工業城市邁向企業投資首選。他並強調,未來三大基地將透過總長2.3公里的空橋系統串聯,構築港灣上空的立體生活廊道,串接捷運Y15站、高雄旅運中心與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等節點,讓市民「空中散步」,展現智慧城市新樣貌。

林欽榮表示『南之南基地』位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的關鍵節點,具雙戰略定位意義。圖左為安藤忠雄以視訊方式參與。圖/朱福山

亞灣都更啟動城市再造引擎

『南之南基地』為特貿三都更案中的第二個啟動基地,先前北基地已於4月底動工,第三基地南之北則預計於今年底啟動。三塊基地總面積共達5.3公頃,預計引進10至15萬坪的產業辦公、會展與研發空間,創造至少4,000個就業機會,總投資金額上看858億元。

本次動土的『南之南基地』,除了兩棟大樓外,還規劃設置600坪以上的公益空間,包括331坪的智匯學院與320坪的托育家園。同時,智匯方舟也將捐贈7,000萬元設立「5G AIoT新創天使基金」,推動創新創業,與鄰近的高雄軟體園區、資安基地等形成科技聚落,呼應行政院「大南方計畫」。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整體建築規劃亦強調永續理念,將申請鑽石級智慧建築與銀級綠建築標章,建蔽率僅55.7%、綠覆率高達76.9%,並設置開放式水景廣場與空中平台,展現對環境友善與城市品質的重視。

洪平森表示,本案未來開案將採不追高價策略。圖/朱福山

不追高價行情 瞄準中大坪數自住族

在市場面向上,該案亦備受矚目。日前高雄已出現每坪7字頭的高價預售行情,但『南之南基地』初期並未採取追高策略,而是主打30至60坪中大坪數住宅,設計上預留合併彈性空間,鎖定改善型與自住型買家。

業界觀察指出,高雄總價4,000萬元以上的產品多為現金客主導,買家主要為累積資本的第二代或原區域的換屋族,與投資型買盤區隔明顯。此外,隨著市府大量釋出社會住宅,投資型小坪數產品受壓縮,反而使得具設計感與話題性的中大型開發案形成相對穩定的價格支撐。

智匯方舟創辦人洪平森直言,這項開發案的價值不僅止於建築本身,更是一種對高雄未來生活品質的回應與承諾。他說:「這不是為了短期市場而蓋的案子,而是為高雄留下國際級作品。」

未來『南之南基地』低樓層有安藤忠雄設計的美術館。圖為3D示意圖。圖/智匯方舟

都更升級、城市實驗 高雄與國際對話再進一層

從北基地到南之南,再到年底即將啟動的南之北基地,特貿三都更案已成為高雄都市轉型的重要引擎。安藤忠雄的加入,更讓這座城市不只是迎來一棟建築,而是迎來一場城市精神的革新。

這座結合光影、建築與公共性的三合一新地標,將不僅是一處建物,更是一場國際對話的開端,也是高雄邁向創新港都、智慧都市的具體實踐。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