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房產變現 留意交易「時間差」與稅務風險

文/住展雜誌

關稅政策讓市場氛圍轉趨謹慎,部分民眾為滿足資金需求,考慮將手上資產出售以便調度資金,專家提醒,在急售情境下,需格外留意變現的時間差以及房地合一稅規定。

目前房市交易仍處於觀望階段,現有的成交量主要反映的是3月至4月初的市場情況,尚未完全顯現關稅政策所帶來的後續影響。信義代書葉惠玲建議,民眾若有出售房產的計畫,應先了解交易所需時間。以買方無需申請貸款為例,交易流程通常可在大約1個月內完成;涉及貸款時,則大多需延長至1.5至2個月不等,「房子不是想賣就能馬上變現」,賣方應審慎規劃處分時機及資金安排。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同一時間也正值報稅季,不少售屋民眾將「房地合一稅」與5月綜合所得稅混淆。實際上自然人在完成房產交易後,須於30日內主動申報房地合一稅,和5月報稅並無直接關聯。至於有固定營業場所的法人,若在此期間出售資產所得,則需依規定於每年法定申報期間(通常是次年5月)辦理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相關稅負採分開計算,應納稅額合併報繳。

圖片業者提供

針對合法節稅的方式,若自然人出售房屋時,希望適用自用住宅的稅賦優惠,須同時符合數項條件,包括實際居住、未出租營業,且在6年內未曾適用優惠等,都符合才可享400萬元免稅額及10%優惠稅率。

葉惠玲提醒,有些民眾過去為降低稅負,誤用他人戶籍地址,後續缺乏實際居住事實而遭國稅局查核補稅甚至受罰。尤其隨著查核技術日益進步,除了水電使用紀錄,國稅局也可能透過其他資料進行交叉比對,切勿心存僥倖。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不論市場如何變化,進行房產交易時應預留充裕的時間與資金調度空間。由於交易金額龐大、法規層層交錯,建議在資產處分前先諮詢專業代書或稅務顧問,以便穩健應對市場變局。

延伸閱讀:
川普關稅大刀傷及筋骨 國內房市明顯疲弱
近7季首見 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創新低
關稅減壓也難救 專家警示:台灣房市恐面臨交屋資金危機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