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福山
在企業社會責任意識高漲的當下,建築不再只是城市外貌的堆疊,更是推動善意與溫暖流動的載體。台中多家在地品牌建商近年積極投入公益行動,從藝術療癒、社區關懷到專業修繕,串連起一波穩健且持續的「善的循環」,展現建築業回饋社會的行動力,也為城市注入更具人味的發展動能。

豐邑集團:用藝術與愛為孩子搭起心靈的橋
長期投身公益的豐邑集團,攜手台中市社會局推動「藝術陪伴計畫」邁入第二年,今年以〈漢字花開.青春芳華〉為主題,邀請藝術家楊鼎献、蔡蓉蓁,帶領家暴防治中心的孩童透過水墨與拼貼創作,療癒傷痛、重建自信。截至四月已舉辦四場活動,持續實踐浩恩基金會「愛與分享」的公益初心。
這份溫暖更延伸至偏鄉。豐邑近期也為新竹縣桃山國小提供藝術教學資源,透過一對一陪伴,引導學童以自畫像描繪生活微笑,讓創意力與自信心在教室中悄然萌芽。
此外,豐邑集團每年亦透過社區動員機制,募集住戶愛心善款、發放物資給低收入戶與弱勢兒少,並協助地方農產銷售。旗下逢甲商旅則關懷安置機構孩童,從春節圍爐到義賣捐款,持續以實際行動溫暖城市角落。
豐邑集團表示:「我們相信,家的定義不只在建築,而是能承載溫度與關懷的起點。」

麗晨建設:十年如一日的「晨繕團」
麗晨建設則以專業建築技術為社會補上被忽略的縫隙。自2011年成立「社會服務社」、2013年啟動「晨繕團」以來,每年投入數百萬元,無償為弱勢團體進行老屋修繕、水電更新與空間改善,從實際改變生活條件著手,提升居住品質,也讓建築回歸「為人服務」的本質。
在講求效率與獲利的產業邏輯中,麗晨堅持以「手作的溫度」支持每一場修繕,這份穩定與誠意,成為營建業界難得的正向典範。
精湛建設:藝術與建商共築希望
公益的力量,也在藝文圈與企業的合作下擴大。台中新銳畫家邱美粧將個展所得45萬元全數捐予台灣行動菩薩助學協會,勝群金屬董事長陳武華加碼15萬元,精湛建設總經理陳志聲則以10萬元回購並捐出,最終共募得70萬元善款,助力弱勢學童持續求學。
這場由藝術家發起、企業接力的愛心行動,串起跨界善意的共鳴,也讓公益不再侷限於某一種形式,而是以多元樣貌滋養社會。

富宇慈善基金會:技術、交通,一樣不能少
富宇慈善基金會2025年啟動的「MOVE募計畫」,聚焦技術賦能,捐贈廣式月餅壓模機予路得啟智學園,協助學員習得一技之長,開創穩定的就業機會與自我價值。
延續2024年起的承諾,富宇亦連續兩年捐贈高頂復康巴士予台中市政府,改善身心障礙者交通條件,為社會打造更包容與安全的移動環境。

市府串聯:建構長期共善平台
台中市社會局指出,企業公益模式已逐漸從傳統的單次捐助,走向長期與系統性的資源投入。尤其隨著城市規模擴張,弱勢族群在居住、教育、醫療等面向的需求更加多元,政府也正積極規劃成立整合平台,媒合企業資源與社會需求,創造共善共好的長效循環。
社會局表示:「我們希望有更多企業參與公益計畫,透過多元方式共同建構一座充滿溫暖與希望的城市。」

建築之外,還有一座城市的良善正在生長
當建商不只蓋房,更願意走入社會現場,善意便有了著力點。從藝術陪伴、技術協助、生活修繕到交通友善,台中這座城市正在一點一滴地累積公益能量,逐步成為全台最具「社會溫度」的建築之都。因為這些來自企業的善意,不只是修一間房、陪一堂課,而是默默種下希望,讓人與城市共同變得更好。
延伸閱讀:
傳遞藝術的美好 兩家建商攜手推義賣活動
中市府供弱勢租屋補貼 公益出租人享3項稅賦優惠
公益出租房屋破17萬戶 兩大主因壓低北市公益出租戶數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