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城市既有建築風貌 再生建築環保又經濟

【住展房屋網/綜合報導】再生建築在歐美已行之有年,二戰後,城市能快速重建即歸功於建築再生。到21世紀初,歐美主要國家超過半數的城市建築工程,都與再生建築有關,也因此,當地處處可見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的舊城風華。近年來,不論在台灣或日本,也有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保存歷史建築與城市風貌的重要,再生建築於是漸受矚目,一向關注物業及建築相關領域的台灣物業管理學會,日前特地帶領學者專家及企業主赴日參訪,實地瞭解日本再生建築的最新發展趨勢。

所謂的再生建築,即是保留原有建築的基本結構,經由重新設計及適當改造,用充滿創意的手法,賦予老舊建築全新的功能與生命,在台灣也有歷史建築再造、閒置空間再利用、舊建築再造的成功案例屢獲迴響,如西門町紅樓、松山菸廠、林百貨、宮原眼科等,結合在地文化與產業,打造復古與現代並存的風格空間。AJPM安杰國際物業董事長陳品峯指出,選擇不拆除老舊建築,而是透過舊建築再造、舊空間活化再利用,並使用環保建材延長建築生命週期,以減少環境衝擊,讓原本不堪使用的建築獲得新生,既符合現代人重視資源再利用、降低排碳量等環保理念,更重要的是得以保留老建築的歷史風韻,為城市留下既有風貌。

他也分享此次日本參訪所得,並引述再生建築大師青木茂的話表示,再生建築是一種建築優化,不但施工期較短,費用上也只要重建的七成左右,約四、五十年的建築,經過改造再生,可以再延續五十年的使用壽命,同時也能留下原建築空間記憶,並賦予老屋新的生命與用途。目前日本再生建築大多使用安全耐震的環保建材,建物外牆改用乾掛式的金屬板或塗料,減少使用磁磚,並大量運用可拆解重組的設備,例如可順應不同需求更動空間的可移動式隔間,以延長住宅的使用功能與壽命,成為全齡住宅。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綜合而論,台灣與日本同屬地震與颱風頻繁的國家,在青木茂眼中,台灣再生建築市場實在商機無限,政府應更積極推動相關法令,並給予補助或獎勵等配套措施,加速再生建築的發展,唯有重新思考舊建築的更多可能,方能為我們的城市留下更多獨特的歷史風貌。

AJPM安杰國際物業 官網http://www.a-just.com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