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展房屋網/綜合報導】氣象局表示,當台灣發生有感地震後,該局發布地震報告中各地震度資訊為國內救災、應變之重要參考依據。然而現行地震震度分8級,其中5級及6級的級距區間較寬,不利區分災情差別。此外,隨科技進步,新建置之地震儀在量測的時間解析度增加,使得儀器更敏銳,加上氣象局布建之地震站愈來愈密集,原有作業使用之震度分級演算程序易在小規模地震時,解析到高震度,而發布高震度地震報告,但此高震度僅出現在局部地區,且維持時間很短暫,一般不致造成災害。
為強化地震震度在地震救災與應變作業上的實用性,氣象局研訂新制地震震度分級,參考美、日相關作業與國內學者研究結果,將震度5級、6級分別細分為5弱與5強、6弱與6強,並修改5級(含)以上震度分級之演算程序,使地震震度與災害發生有更高之關聯性,新制地震震度分級預定於2020年1月1日起實施。
該局也表示,4級中震,房屋搖晃甚烈,睡眠中的人幾乎都會驚醒,少數傢俱移動,未固定物品可能傾倒、牆磚可能脫落、山區可能有落石,會造成輕微災害。5級(5弱、5強)強震,6級(6弱、6強)烈震及7級劇震,搖晃更劇烈,可能致災情形更嚴重;此外,高樓層建築若無阻震設施,搖動情形也將更為明顯。氣象局特別提醒,台灣位於地震帶上,地震尚無有效方法預測,民眾應於平日落實防震整備、提升防震意識,以減少震災威脅與生命財產損失。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住展房屋網》官網www.myhousing.com.tw;《住展房屋網》官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