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展房屋網/綜合報導】國際房地產顧問公司萊坊(Knight Frank)發表2017年第二季「全球豪宅指數」,根據各國官方統計或央行發表的房價數據,追蹤官方認定或成交總價前5%的豪宅價格表現。截至今年6月,全球41個主要城市的豪宅價格平均年漲幅為4.4%,較上季微幅上漲0.1%,其中68%、28個城市的豪宅走勢上漲或持平,13個城市下跌。台北市年跌6.5%,排名第39、倒數第三,僅勝俄羅斯的聖彼得堡、莫斯科。
在全球主要都市中,以中國豪宅價格漲幅最猛,其中廣州年漲幅35.6%,已連續三季穩站鰲頭。而上海19.7%、北京15.0%的年增幅,更讓中國強佔全球前五名中的三個席次。另外,陸資湧入進而帶動房價上漲的多倫多第二季豪宅價格年漲幅20.7%,高居第二,但較上季減少1.5%,顯現加國政府於上半年祭出對海外買家課徵交易總價15%的重稅政策已開始發酵。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副總監黃舒衛表示,超低利率再加上貨幣寬鬆的投資環境下,全球資產價格普遍膨脹,雖然各國祭出打房措施,但熱錢找尋避風港的需求旺盛,尤其中資對外投資動能超強,轉進周邊國家的情形最熱。
以亞洲四小龍為例:首爾、香港、新加坡豪宅行情持續走升,首爾以年漲近兩成,高掛全球第三,香港、新加坡更是擠進12、18名。反觀第二季台北不但出現帝寶法拍跌破兩百萬的市場驚奇,而且政府加碼祭出中資購買住宅「一人限購一戶」、「限制成屋」、「擴及地上權」等限縮措施,完全斷絕「中資炒作」或「炒作中資」的念頭,讓台北豪宅市場宛若待在手術恢復室,不受外界紛擾,等待休養復原。
黃舒衛指出,豪宅市場在中國版肥咖條款、新遺贈稅的政策特殊影響後,第二季買氣轉淡,交易量較上季萎縮三成以上,買方仍以自住為主,且成交多集中在中古、總價兩億以下的小型物件。預計第三季開啟的稅改新局,可鼓勵富人根留台灣,且縣市長選舉只剩一年,利多政策可期,全年豪宅交易量可維持平盤,但價格仍有下探5~8%的風險。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住展房屋網》官網www.myhousing.com.tw;《住展房屋網》官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