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房屋網】根據主計處,國內6月份失業率高達4.8%,創下7年多來新高。因應失業潮,勞動部近期推出三項補救措施,其中包含涉及營建業人力的「缺工就業獎勵」;該獎勵方案明訂,失業民眾若投入勞動力短缺的特定製造業、照顧服務業,或是營建業,最高可獲得12.8萬元補助。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此政策對產業缺工有所幫助,但建請政府應有更完善配套,否則恐怕會衍生出更大問題。
「缺工就業獎勵」明訂,失業民眾若投入勞動力短缺的特定製造業、照顧服務業,或是營建業,前半年每月可獲得5千元補助,之後每半年再加碼1千元,最多可領18個月。若再算上「安穩僱用計畫」補助(受雇後在職滿2個月,可獲得2萬元),合計獎助金額高達12萬8千元。
不僅勞動部積極鼓勵民眾投入特定產業,據媒體報導,近期也有許多營建工程業者為了招募新血,祭出高薪、完整福利,就連面試都可以現領車馬費補助。
不過,住展房屋網企研室指出,中央積極推動缺工就業獎勵,試圖媒合失業人口進入營建業的同時,有兩件事必須注意。第一,有關單位應正視營建業一直以來的工安問題;第二,營建業缺工的類型需要釐清。
我國工安意外多 政府應該正視
根據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最新公布的2020年《勞動檢查統計年報》,去年全台因職業傷害導致傷病、失能、死亡的人數,共計26,778人,其中營建業勞工,就佔了23.3%、共6,227人。
營建業從業人員面臨高風險,但並不一定每個工地都能做好基本安全把關、避免傷害。同一份報告中也顯示,去年共43,384場針對營建業者的「職業安全衛生檢查」中,就有高達32.97%的場次(共14,305場),不符合《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所規定的「必要安全措施及活動」。勞動部欲鼓勵更多民眾投入營建業,就應更積極監督工地安全。
不只缺基層勞力
除了改善最基礎的工作環境安全之外,有關單位也應釐清營建業缺工的種類。事實上,根據勞動部6月初公布的「人力需求調查」 統計,營建業7月底(較4月底)新增的勞動力需求,「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比起「基層技術及勞動力」,高出足足19倍。
由此看來,營建業缺工,並不僅僅是透過引進失業勞工就能解決的事情。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建議,要滿足業界需求,勞動部還應鼓勵已經擁有相關技能的人力(如相關科系畢業生、技師、學徒、師傅等),真正投入營建業,或是為首次投入營建業的失業者,提供充足的職業訓練、釐清職涯發展方向。
隨著技職教育、學徒制的逐漸衰微,台灣營建業的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已經越來越少,因此,除了短期內招募人力,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主政者也應進一步思考如何培養下一代專業技術人員。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呼籲,避免工安意外一再發生,同時積極培育業界專業人員,營建業人才庫才能充足而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