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合一『威脅』下 未見拋售潮的真正原因

【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眾所皆知,財政部之所以拋出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改革規劃,真正原因還是擔心年底九合一選舉,甚至兩年後的總統大選,會受到高房價議題影響;而理論上,實價課稅確實有可能達到迫使多屋族釋出閒置房屋的效果。


然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先前已分析過,實價課稅指的是交易所得部分,要讓稅制全面革新正常化,不能只有所得課稅合理化而已,持有稅也必須適度檢討加重,當然遺贈稅的大洞也還是得堵起來。簡言之,就是把具有強烈民生需求性質的房屋當商品囤積買賣,就必須付出更多代價,而且比例上至少必須高於薪資所得者。

不過現在看來,財長張盛和似乎真的打算用「避免傷及無辜」的大帽,來行假改革之實。沒錯!如果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最後交付立院討論表決的,就是現在財政部規劃之3千萬以下免稅的版本,則先別說是不是真如房仲所指,影響的只有一成有屋族或天龍國條款,很顯然地根本不符住展房屋網企研室上述提到的改革大原則;因為這等於告訴投機者,避開3千萬以上物件,一切還是『馬照跑,舞照跳』。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的確,按照這樣的假改革版本,真正受影響者肯定有限,也難怪房仲會因此推斷;所以就算過關實施,也不至引發拋售潮,現階段也沒看到這樣的情況發生。甚至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觀察發現,目前新建案,特別是預售市場,相對低單、低總價產品還是有人買單,恐怕原因也是一樣。

房地合一課稅改革話題甚囂塵上,卻未引發拋售潮,其實還有另一重大原因,就是約自去年起,財稅單位就已悄悄地行房屋部分的實價課稅。沒錯,雖然現行房產交易課稅還是房地分離,土地部分還是課土增稅,但據某房仲高層透露,自掌握有實價登錄資料後,財稅單位在房屋交易這塊,已形同採實價課稅。

更精細地說就是,財稅單位現在握有房地合一單筆實價資料,扣除土地公告現值部分課土增稅後,剩餘部分就視為房屋交易所得,而非現行的各區按比例計算方式。這樣一來,房屋交易所得的課稅基準,確實比之前多出不少。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所以,原本看官方要推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打算獲利了結的投資置產客,其實都在等,在等財政部3千萬起徵門檻的假改革版本通過實施,之後就只有3千萬以上房屋要以實際總價計算所得課稅,3千萬以下者恢復以往輕稅。據此,現在除非是3千萬以上物件,否則當然先hold住不賣,等到風頭過了、利空出盡後,再待價而沽。

新聞提供:住展房屋網 www.myhousing.com.tw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