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漲幅達18%? 松山線實際漲幅趨緩

【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不管是不是協助拉抬告急選情,松山線確定下月通車,對所有有搭捷運習慣或需求的民眾來說,毋寧仍都是好消息。而房市業者也免不了又要跟著起舞一番;好不容易等到松山線通車,不好好大做文章一翻,拉抬一下沿線買氣怎麼行?


而業者根據官方實價登錄揭露資訊統計指出,即將通車的松山線沿線車站周邊住宅物件,年漲幅最高仍達18%(站點700公尺內住宅為準),據此說明捷運房市概念仍夯。

然而進一步檢視其公布資料可發現,整條松山線沿線車站周邊的年漲幅是漲跌互見,並非全面上揚,而且這來自松山站周邊的年漲幅18%,根本是特例。因為扣除這差距最大的18%,其他各站周邊年漲幅至多5%,有些甚至還下跌到3%。純粹以統計學角度來看,松山線沿線車站周邊年成長應該是-3至5%,至於這18%則是特例,不能當常態看待,理論上應予忽略。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然而不知是否是該業者刻意導引,還是媒體就喜歡這套;總之,相關報導都拿這18%大書特書,甚至植為標題,好像松山線全線年漲幅都有此水準。如此呈現方式,實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進一步看其內容更可發現,這18%漲幅主要是去年先建後售新案,主攻小坪數、低總價,但開價卻創當時區域新高,將近120萬/坪的的「翔譽101」,今年起陸續交屋所導致。而顯然地,拿該案成交價和周邊一般中古屋相比,當然不恰當;因為光屋齡就差很多,更別說即便都是新案,翔譽案的價格也屬偏高。現在實價登錄都有備註欄,說明屋齡等物件特殊狀況,業者取相關資料做比對時,這部分應該也要列入比較基準才客觀。

那麼,如果都只用新建案行情比較呢?根據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初步統計,和去年相比,今年至Q3止,各捷運站周邊房價雖然仍多在上漲,但漲幅和過去相比小很多。且不光是捷運站周邊,整個大台北房價也出現這種仍上漲,但漲幅趨緩的走勢。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顯然地,這是因為政府近期連續出手打壓房市,先造成量縮,今年又有憂慮利率走升、稅負加重等因影響,皆導致觀望氣氛更濃;量縮之下,價要續漲當然難度更高。住展房屋網企研室也發現,今年開新天價的案例少了,鬆動表價的案例變多了;影響所及,連捷運通車產生的預期效益,也比過去小很多。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