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保護區門戶洞開 歷史污點該記在誰頭上?

【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慈濟內湖保護區開發案爭議持續延燒!台北市府近日召開「內湖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主要計畫)案」暨「內湖區通盤檢討(細部計畫)案」第一次專案小組審查會議,由於該會議原拒絕開放市民旁聽,引起外界質疑為「黑箱作業」與「護航慈濟」;會後,警方甚至把現場民眾全部帶回警局作筆錄,整起事件更令人匪夷所思。

北市府澄清,此次會議只是「簡報會議」,並不邀請民眾或團體旁聽,同時也不給予記者登記發問;不過這套說詞,似乎毫無依據。如果審查會議禁得起公評,為何會拒絕旁聽?

況且,旁聽民眾在會議結束全被帶到警局作筆錄,這又是哪門子的執法標準?難道是想藉濫權執法來警告民眾不得反對開發案?若北市府沒有提出好的解釋,說明哪一條法律規定旁聽都審會議的民眾必須作筆錄,還真不讓人懷疑北市府與慈濟之間是否「早有默契」?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慈濟內湖保護區開發案位在大湖公園附近,因為大湖公區過去飽受水患之苦,周邊居民深怕保護區一旦破壞、開發,淹水噩夢會再度重現,因此民眾群起反對。

再者,最令外界不解的是,既然該土地被劃為保護區,為何市府會通融慈濟開發?另外,慈濟在台北市土地那麼多,為何偏偏硬是要選在保護區蓋大樓?而台北市都發局為何會提出更改「全市保護區處理原則」,讓慈濟未來可以名正言順開發保護區?

在慈濟內湖開發案之前,北市曾發生過幾起保護區開發弊案,官員與業者均曾被起訴過。如今看來格外諷刺,當初被起訴並判刑的業者,若是開一家慈善機構來開發保護區,也許不至於落到違法的田地。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假設北市保護區真為了慈濟而門戶洞開,未來引發自然災害,這筆帳市民要向誰討?恐怕現在經手慈濟開發案的官員,通通甩不掉這個歷史污點。最令人意外的是,曾號稱是「學術良心」的副市長張金鶚,本身就是都市計畫學者出身,先前主持會議時竟也睜隻眼、閉隻眼,讓全案交付通盤檢討。

也許台北市民最後的依靠就是自己,自己的保護區自己救,如果想依靠官員,恐怕就如同這次的食安風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政府所造成的不公不義,恐怕也只能多勸選民用選票表達憤怒了。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