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關鍵是機票? 低價才是王道

【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今年以來,政府加強打房力道,祭出囤房稅、擴大限貸、推動行庫房貸晴天儲糧等手段,試圖緩解高房價民怨,造成消費者對市場的觀望態度,在價格還未明顯滑落前,成交量縮的情況卻已早早反應。

為了對抗房市不景氣,許多建案打出工程零付款或低自備的優惠方案,降低消費者購買門檻,藉以拉抬買氣,近期更有不少建案以『簽約送機票』、『賞屋抽黃金』等高價贈品提高消費誘因,營造物超所值的消費氣氛,並將來客量大幅提高6倍。

不過據住展房屋網市調人員實際了解,該案「昕高首邑」位於三重市中心,先前以送家電的策略希望提高成交率,但買方多要求折價;現打出簽約送機票後,來客偶有提升,但平均來人仍是起起落落,集客效果並不穩定,真正讓消費者在意的,還是43.8萬/坪起的廣告價。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住展房屋網統計,目前三重整體行情已達5字頭,許多新案開價更突破6字頭,60坪以上的大坪數豪宅動輒3000萬以上,在市場青睞低總價的情況下,銷售速度難有進展,「昕」案以4字頭廣告價,總價3000萬內為主軸,是來客成長的主因,簽約送機票僅是錦上添花,並非最大誘因。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房價高達數千萬,與其相較,香港雙人來回機票的價值只不過是小數點,對於首購民眾而言,送贈品不如折價;口袋深的買家也不會在意有無贈品,若要說民眾會因幾萬元的贈品對千萬之譜的產品動心,或許過度放大贈品的吸引力。

此外,許多建案雖加碼舉辦活動,提高話題能見度,但來人增加卻不等於成交比增加,民眾仍期待業者進一步讓價,甚至以低於行情的詢價試探賣方,送贈品或辦活動的目的,多半是想透過衝高分母的方式,締造買賣可能,因此來客往往看得比買得多。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建案使出渾身解數拉攏買家,也突顯買氣的低迷,但若價格不動如山,消費者依舊不願出手,打房雖打下了成交量,但房價仍高高在上,如何在價量之間取得平衡,政策推手們務必有更全面的思考,否則將損及產業發展。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