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有效對策 高房價問題持續惡化中

【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可能是今年起不再開記者會正式對外宣布統計結果,內政部第二季房價所得比仍按表出爐,但19日相關消息只有自由及工商兩大報見報。不過或許真正原因在於,這是Q2數據,但現在已近年底,數據恐怕和現實又有段距離了吧?確實,根據住展企研室市調資料統計,下半年雖然交易量續縮,但新案開價還在拉高,整個房價仍看回不回,稍早國泰集團更直說未見任何房價鬆動跡象。

不過這次的房價所得比數字,是首度使用實價登錄資料之總價中位數,因此仍具備一定程度參考性。而當中最恐怖的,不是全台所得比又拉高,而是雙北房貸負擔比竟都超過54%;由此可知,高房價產生的消費排擠效應,可謂嚴重!

此外,價漲外溢現象也還沒停止。根據房仲說法,被雙北市房價逼得出走到基宜桃園的移民潮仍在持續,並且抬升當地房價。民眾往相對低價區跑無可厚非,但接踵而來的是整個社會耗費更多成本;因為這些居住出走者,生活圈或工作都還在雙北市,光通勤就不知增加多少。省了房價卻多了通勤及時間成本,到頭來,對其他消費依舊產生排擠效果。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說到這裡,高房價產生的民怨及相關問題,確實成為年底九合一選舉各候選人的攻防焦點之一,也是政府近年來加壓打房,希望能緩解的。但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觀察發現,這些名為對應或解決高房價的手段,有些其實在管控風險層次,如央行信用管制,金八條或提高不動產呆帳準備率等,其實無助民眾面對高房價。

至於其他相關政策也都有問題;合宜宅當然不必說,從一開始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就斷言絕對錯誤。另外,有些立意對但方法用錯,有些則根本完全錯置。總體而言,就是備有預設立場,擔心既得利益者反撲,結果適得其反。

首先是這次選舉被提及最多的社會住宅政策。如同本室稍早分析,真是成也高房價,敗也高房價;如今社宅被誤用成為拉攏年輕族群的政策工具,但從政策本質來看,社宅從來就不該是解決高房價問題的藥方。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接著,上半年討論熱烈的稅制改革,確實是高房價形成的助燃劑之一,卻也絕非效果立竿見影的高房價病症處方籤。更不用說,如果只有交易稅變動,卻不同步檢討持有稅,效果絕對事倍功半!

事實是,高房價現象是眾多謬誤、扭曲制度交錯造就的結果;解鈴仍須繫鈴人,仍須執政當局進行各項相關政策之變革,才有可能達成。不過短期最大元兇之遺贈稅率要重新調高,以目前國內政治生態論難度過高,即便不動產、總體稅制改革或社宅興辦,也都是來路方長。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則認為,與其一味圍堵,不如適當疏導;因為高房價的長久原因,很大部分是國人仍偏好不動產投資,國內又缺乏其他長期穩定投資工具,加上國內游資一向過於氾濫,於是導致房屋過度投資商品化。因此主政者應該思考改變的是,讓這些投資行為付出更多該付代價,而非單純打壓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另呼應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Piketty)的建議,透過實價登錄等制度逐步達成市場資訊透明化;這樣一來,買賣雙方資訊地位對等,加上稅制健全,財富重分配效果顯現後,市場自然能逐漸回歸供需機制,長期市場價量自可趨於穩定。最後再配上社宅建構出居住需求安全網絡;成為保障居住需求的最後一道防線,這時候高房價乃至居住問題,才有可能真正得到紓解。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