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危機 統計數據無法呈現

【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今年兩度食安風暴,據稱讓夜市、小吃業績大幅滑落,但經濟部剛公佈的10月商業營業額,卻反而創歷年同月新高。經濟部解釋,這和同期百貨周年慶業績長紅有關,但同時也據此認為,食安風暴對經濟總體面影響並不如先前預料得大。

這樣說好像有道理;而且未來GDP統計預計將加入研發支出,帳面數據可能會變好,同時主計處公佈的失業率也降。看看這些經濟數據,一切似乎沒有外界先前說得那麼糟糕,不是嗎?

然而可悲的是,這不過再度說明,馬政府一向數字治國的荒謬。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必須嚴正指出,無論是燒不盡的食安野火,或仍陰魂不散的高房價問題,真正凸顯的是官與民之間的信任危機;再說白一點,現在台灣社會出問題的是人心,這是統計數字始終無法顯示的。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的確,這些年來我們看到,馬政府除了拿數字出來說嘴外,剩下的就是威脅恫嚇;這回中韓簽FTA後,從財經官員們對內的態度,馬上再次印證。還有,回到10月商業營業額創新高的來源-百貨周年慶,試問這是一般庶民的消費貢獻嗎?用統計平均數據來回應外界疑慮,卻不見小吃及夜市的業績大幅下滑,不僅是無法抵賴的事實,也體現庶民生活的愈加困境。一切不過再度證明,爺們的不食人間煙火,不查民間疾苦。

食安問題如此,居住難題何嘗不是如此?自98年遺贈稅大幅調降後,台灣房價再度狂飆,問題顯然首先出在稅制;還有國內實體投資環境缺乏多元性,過多資金當然選擇相對穩定,但變現率可能偏低的不動產。但爺們不知是沒看到問題,或者根本視而不見,總之就是不對症下藥,充其量只有消極的房貸緊縮圍堵政策;甚至還拿應該作為社會安全救助網、應以社經弱勢優先的社會住宅,來當作拉攏年輕人選票的工具,及解決高房價問題的偏方。

結果,房價鬆動了嗎?當然沒有。就算鬆動了,大多數人還是一樣買不起、租不起啊!難怪這次執政黨選情如此緊繃,甚至居下風;因為食、住都不能安心,對這款政府已失去信任,又怎可能真的樂業?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