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房屋網】進入選舉年,一條條軌道建設重回檯面,如高鐵延伸宜蘭站址日前拍板縣政中心以南350公尺,五泰輕軌可行性研究也通過國發會審查。日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更前往基隆視察,大動作宣布基隆捷運定案;這場景似曾相識,2019年時,蘇貞昌也曾南下,於屏東六塊厝宣布高鐵延伸屏東。總總事蹟,給人中央政府推動交通建設、不遺餘力之印象,可現實是,捷運環狀線、萬大線等多個標案已屢次流標,開工遙遙無期。
不同於軌道建設政績由中央政府承包,工程流標往往成為各縣、市議員質疑地方政府施政的題材,但追究工程流標的主要原因,一是營建業缺工、二是原物料上漲,皆屬中央政府權責。面對中央遲遲無法針對營建業工料雙缺問題提出「有效」解方,地方政府能做的,無非是追加預算、調整招標條件等,以嘗試提高廠商投標意願,只不過,從環狀線南北環6標案屢次流標的情況來看,效果極其不彰。
儘管前車之鑑擺在那,日前交通部鐵道局仍喊出,希望總經費425億元的基隆捷運,能在明年底開工,隨即遭學者打臉,當前經費被嚴重低估,未來必將追加預算。追加的預算從哪裡來?還不是民脂民膏。而當加價也無法讓工程順利開工時,中央政府又該如何處理曾經畫下的大餅?難道是將流標責任推給地方?
原物料價格續升 建設開工難度大
雪上加霜的是,在俄烏戰火延燒下,營建原物料的市場價格持續攀升。住展房屋網企研室指出,當報價估算愈發困難,願意承擔風險投標的廠商只會更少,面臨流標窘境的軌道建設,也將不止於捷運環狀線、萬大線;營建業缺工缺料窘境不解,中央政府興致勃勃提出的願景,都將成為未來政策跳票的隱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