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創園區拼觀光? 青創遲早走光光

【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被柯P視為前朝除弊五大案之一的鴻海三創園區,在郭家放低姿態後,腳步愈走愈順,園區將於5月開幕,連通光華商場的空橋也預計6月底完工,誓言串連華山藝文園區、八德路商圈等地打造成『大八德共榮圈』,成為青年創業的培養皿。


這樣的願景固然是好,但三創公司副總一句:「打造一個吸引市民與『國際觀光客』的產業區域」,讓人對三創園區能否秉持作為創新產業培育基地的宗旨,蒙上淡淡隱憂。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直言,若三創園區未來著重於賺觀光財,那它無疑將成為下一個松菸文創園區,變成一個只有大型財團存活,真正青年文創全都一掃而空的『清(除)(文)創』園區。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三創園區的定位是資訊產業與研發的創業聚落,透過創新科技產品的推陳出新,吸引有需求的民眾前來消費,也因產業類型活潑,才有利於想法思維別出心裁的青年族群投入發展,因此創產園區對消費的吸引是主動性的。

但觀光產業就不一樣了,雖說都是有助於刺激消費,但觀光業著重於客戶感受,強調互動性的服務品質,因此以觀光客源為主的區域,產業型態也會針對顧客需求做被動性調整,商家類型也就會往需求最大的餐飲、住宿靠攏。

再者,觀光業的消費行為具備單一性,不僅是買賣行為偏重單一個體的互動,消費需求也多半是一次性的,少有回籠或多次交易產生;然以產業導向為主的客群就不同了,購買行為大量且具持續性,客源雖不如觀光業豐富,但需求更穩定,買賣固著度也更高,因此在經營上也與觀光業有著截然不同的方向。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另外,若三創園區重點是觀光,那周邊設施是否能負擔人潮?如停車空間是否足夠?是否有針對觀光人潮提出完善的交通疏導應對?周圍是否有便利的餐飲與住宿供給?畢竟產業園區不會有爆量的人潮湧進,但觀光園區會,若以前者為規劃藍圖,之後卻以後者為目標,可以想見未來該區勢必爭議重重。

且創新產業有個特色,便是在草創階段時成本極高,要等到產品接受度成熟後才會開始獲利,所以在園區初運作之時業績一定不會太亮眼,因此園區須堅守創產基地的原則,才能讓青年文創有放心發展的空間;若一味追求觀光人潮,未來園區商家將如同其他文創園區一般,成為紀念品的集散地,失去培養新興創投的初衷。

住展企研室認為,政府老說要投入創新產業,但每每任由廠商搞出一座座性質相近的遊樂園,各園區同質性高,沒有特色可言,所謂的發展利多便容易被取代,且最終將不見一絲青年創投的成果,徒留誠品、蘋果等大廠支撐場面,那砸這麼多錢又有什麼意義?希望經營者深思。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