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景氣回溫? 盡速推動改革更重要!

【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最近這段時間,報章媒體不時出現房市景氣回春的訊息或說法,好似過去一年多以來,不動產市場交投清淡的景象僅是短暫現象;從業者又開始積極推案強銷的情況看,似乎也煞有其事。

的確,由於部分舊案價格稍降,加上央行三月底無預警解除信用管制,低迷甚久的房市人氣,確實已看到回溫跡象。事實上,約三月中政府公佈土壤液化情資前後,不少換屋消費者就已提前進場,加上過去一段時間景氣低檔,導致比較基期偏低,於是讓房市春燕飛來的說法算是有所本。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然而房市景氣真的要谷底反彈了嗎?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就目前所知的各項因素判斷,其實本地房市都已沒有條件複製過去十年這波市場高檔。

首先,近五年的市場高峰波段,完全是資金行情,且是歐美印鈔救市產生的若干結果,雖說目前歐日兩地還繼續實施量化寬鬆,但很顯然邊際效應已幾乎消失殆盡。

再者,回歸基本供需面,扣除極少數特殊產品如豪宅或頂級地段外,整體市場供給已出現過剩疑慮;尤其在容積獎勵限縮之影響下,一度出現建商搶請建照潮,而這些量體未來勢必仍會釋出。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然而需求面部分,趨勢卻背道而馳;不但人口紅利將由正轉負,一般購屋者的購買力更是原地踏步,甚至實質倒退;人口量減質變(少子、高齡化)加上房價所得比仍高,都將限縮減緩大量供給的消化速度。

尤其九二至九九年的房市高峰,原本該在金融海嘯後就進入緩步修正循環,卻因為美國QE及馬政府大幅調降遺贈稅率影響而快速翻轉,又逆勢虛漲了五年光景;加上這十年的高檔波段,房價漲了,經濟卻更差了,這當然又得要花更多時間盤整,市場才可能回歸常態;換言之,住展房屋網企研室研判,如果目前所見的中長線趨勢不變,台灣房市遲早進入供過於求的狀況。

事實是,過去這段時間,台灣房價漲了,但經濟並沒有變好,人民日子更難過,甚至連租金也漲了。小本經營的本地店舖經營不下去,只有國際連鎖品牌租得起,忠孝東路上空置店面到處可見,更別說老台北人記憶中的書街重慶南路,竟被高價餐飲及商旅攻佔。這就是我們把雞蛋(資金資源)全部放到同一個籃子裡(不動產)的結果!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如今木已成舟,生米已煮成熟飯,然而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住展房屋網企研室還是需呼籲,新政府應加速推動總體住宅政策,包含興建照顧弱勢居住權的公宅,推動市場資訊透明化及全盤稅制改革等工程,將房價虛漲的後遺症和風險降低;整體更要思考創造產業新藍海,提高受薪階級收入及消費信心,否則房價高不可攀、居住大不易的現象,最後絕對將回過頭來反噬整個社會。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