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唯一 台灣不動產稅制五大怪事

【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近年來,我國因房價居高不下,社會逐漸凝聚出改革不動產稅制的共識與氛圍;繼台北市後,陸續有12個縣市預計調高房屋標準單價,以提高房屋稅稅基。有些民眾可能心有狐疑,不知台灣不動產稅制到底有什麼詭異之處?住展房屋網企研室這就一一為您揭露。

第一大怪象:房屋與土地分離課稅。在全球主要國家中,不動產稅制幾乎都是房屋、土地合一課稅,但台灣卻不是這樣;台灣房屋稅、地價稅是分開課稅,而且課稅稅基調整幅度遠低於市場上漲幅度,所以讓不動產稅制遭嚴重扭曲。

第二大怪象:不動產稅負奇低。除了台北市以外,其他各縣市不動產稅相當低,無論地價稅或房屋稅,實質稅率平均只約0.1%,遠低於美國的平均值1%。擁有一間房子每年繳的房屋稅金,可能比一輛汽車每年的燃料稅、牌照稅還少。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第三大怪象:新、舊房屋稅金差十萬八千里。以台北市來說,2015年7月1日後取得使照的房子,因適用新的標準單價,因此房屋稅金陡然暴增,是2015年7月1日以前落成房子的數倍,這種稅制怪象簡直獨步全球,也難怪會被批評不公不義。

如果要合乎公平正義,2015年7月1日以前落成的房子也應適用新的標準單價,但必須採取「逐年折舊」的方式,合乎課稅公平性;但除了台南市之外,幾乎沒有任一縣市願意採用新標準單價逐年折舊的方式,簡直是「台灣奇蹟」。

第四大怪象:房屋稅比地價稅重。普天之下都知道,不動產的主要價值在於土地,而非房屋;台北市老公寓之所以值錢,是因為土地上的容積,房子本身價值不高。即使是新房子,也是貴在土地,而不是房子,因為房子營造成本遠低於土地成本。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照理來說,台灣把房屋、土地分離課稅,地價稅應該繳得重、房屋稅繳得輕;但台北市卻是房屋稅重、地價稅輕。尤其是大坪數豪宅,因課豪宅稅的關係,豪宅房屋稅是地價稅的數倍,這個怪稅制卻持續多年。

假如12縣市陸續調高房屋標準單價後,未來12縣市房屋稅也多會比地價稅還重。房屋稅重過地價稅的怪象不只會持續下去,還會擴及到全國!

第五大怪象:地租金繳得比房屋稅還多。一般房子有土地所有權,只繳地價稅;若是地上權住宅,沒有土地所有權,但每年要繳納地租金。然而,因公告地價大幅調漲,導致地租金飆高。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一般房子還能申請自用住宅優惠地價稅率;反觀地上權住宅卻沒這個優惠,一律要繳納高額地租金,造成地租金比地價率還貴的奇特現象。而上述五大怪象,或許全世界只有在台灣才找得到!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