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近來許多開發案,都標榜融入在地文化歷史特色,形成具有在地故事的『文化地產』,如嘉義布袋的高跟鞋教堂,就與當地早年烏腳病盛行的背景有關。除了帶動觀光外,也能讓民眾對當地文化歷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不過在兼容在地文化的時候,也常常發生烏龍,以致非但未能彰顯價值,還曝露對台灣文化的認知不足,苗栗縣斥資逾億興建的客家土樓,即是最佳的反面例證。該建築標榜推廣台灣客家文化;但卻採用中國福建土樓的圓樓形式,反而與在地客庄顯得格格不入,還為此拆除具在地特色的古窯,引發許多爭議。在熱潮過後,遊客也變得稀稀疏疏,遭譏『土樓變成蚊子樓』。
然而,苗栗的負面經驗似乎不能讓人學到教訓,新竹竹北停八BOT的商場開發案,頂樓便打算採用客家圓樓作為意象,縣長邱鏡淳還表示樂見建築設計結合現代化商場、在地客家所呈現出的客家山城外觀,這就讓住展房屋網企研室感到相當詫異,因為竟連地方父母官,對鄉土文化都一無所悉。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指出,客家土樓的形式有很多種,包括圓樓、方樓、五鳳樓及其變形(如半月樓、八卦樓),不過台灣客庄乃以類似合院形式的五鳳樓(又稱大夫第、筆架樓等)為主,如同飛碟般的圓樓,幾乎沒有在台灣發展,因此說圓樓是台灣客家意象,不僅荒謬,也揭露其對台灣客庄文化的認知不足。
這類誤解在地特色的文化地產,因與當地實際歷史脈絡脫鉤,無法獲得在地共鳴,最終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如先前南投縣政府打算在竹山瑞龍瀑布,興建玉如意造型的景觀平台,就被批評與在地文化毫無關聯,醜到翻天!在無輿論支持的情況下,縣府也只能暫停興建計畫。倘若設計上能以在地竹林、茶園特色結合,並以不破壞原始景觀為原則,或許就不會遭致如此大的反彈。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各界應從這些反面事例中,深刻認知到觀光文化地產的發展,建立在對在地文化的深入了解之上。倘若對當地文化沒有足夠認識,就貿然產出,不僅是資源的浪費,也是對文化的一種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