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房屋網】上週強勢的梅雨鋒面挾暴雨襲台,豪大雨從北海岸一路下到高屏山區,豐沛雨量雖然將全台各水庫一舉灌飽,免除了限水危機,但也在各地釀成嚴重災情,尤其是不少耗費重金治水的都會區低窪地帶仍照淹不誤,讓民眾對整治結果大為不滿,直指水患並非天災而是人禍。
針對治水多年仍無法杜絕洪患,政治人物毫不意外地再度相互指責謾罵,但對於如何才能有效治水?則依然沒有提出較具體的建議。中央方面雖然有所表示,稱將利用前瞻計畫持續治水,但怎麼治?經費怎麼分配?目前尚無沒有太多著墨。
相較於政治界沉淪口水戰,學界倒是提出不少建言;如成大教授楊永年就提出未來的治水規畫,應該要有跨部會的專案管理,其他學者也提出海綿城市、加強維護山坡地強化延緩洪峰等建言,不過這些建議恐怕得等政委張景森與前內政部長李鴻源的交鋒落幕後,官方才能較理性地採納規劃。
對於治洪失靈、水患難以根治,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很大的問題在於過去的多只針對外水入侵的「築堤束洪」思維。河岸堤防雖然能阻擋洪峰河水入侵市區,但相對地,當市區水位高漲時,同樣會因堤防阻攔而無法順利排放到河川,一旦內水無處宣洩,就會造成淹水。
因此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建議,官方可參考丹麥、荷蘭等國經驗,增加都市透水性鋪面,並適度留置洪氾空間,否則一味束洪推高河川水位,若遭逢潰堤將釀成更大災情,呼籲政府應揚棄過去大肆利用河川新生地的思維,重新建立新的一套都市防洪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