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都更聲聲催 幫不了民間都更

【文/住展房屋網】「內政部已決定設立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以下簡稱住都中心),並預計在未來十年推動十餘件重大的公辦都更案,以期作為都更示範之效,並加速推動民間都更案。但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公辦都更案與一般民間都更案性質差殊過大,即便公辦都更招商可成,仍幫不了民間都更案。

根據報導,住都中心若順利成立後,首波將鎖定北市信義區兒福A基地,以及新店榮工基地;信義區兒福A基地1.4公頃,投資金額約50億元、新店榮工基地廣達6公頃,投資金額約140億元。這二件公辦都更案預估可創造數百億元的經濟效益。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指出,根據內政部規劃,公辦都更案分回房舍若少於2千平方公尺,可評估作為社會住宅之用,而「增加社宅的量,就成為公辦都更最可能達到目標,但若想作為都更示範案,以期帶動民間都更案,那就是緣木求魚。」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一般民間都更案,若是由建商擔任實施者,建商為了使都更順利進行,有時會花錢收購住戶產權,動輒收購至三至五成、部份案例甚至收購過半,這類都更案總被批評為「假都更」。相同標準,公辦都更案的公有土地都超過五成以上,而中央選定的十餘件公辦都更案中,有的都更案公有土地持有比例更達九成以上,肯不是「真都更」。

公有產權比例動輒八到九成以上的公辦都更案,其整合難度遠遠比民間一般都更案還要容易,一般都更案會遇到的棘手難題,公辦都更案並不見得碰得上。再者,有的公辦都更案甚至是以招商形式開發,最後整合也由得標業者處理,官員難從公辦都更案得到經驗,就別奢談能提出能加速都更的政策了。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在都更這檔事情上,實務的經驗絕對比學術理論來得重要。目前中央推都更的經驗,甚至比台北市都更中心人員還少,未來住都中心就任的職缺,也多由學者擔任,而學者多只有學術成就、欠缺實務成績,要如何加速推動一灘混水的都更案?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我們並非看不起學者,而是建議中央在推動都更這件事上,應該要更重視實務面,不要再坐在冷氣房裡談理論,那都是不切實際之空談。還不如把相關官員個別指派去負責操作都更案,親身下去整合個幾回,再來談修法、設置機關更來得有用。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