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房屋網】中央政府改朝換代後,中國來台旅客大減,雖然來自東南亞、日本及韓國的觀光客持續成長,但整體而言,近來外國旅客來台數量仍略為減少,讓觀光業者苦不堪言,連番走上街頭要求政府出手挽救。
外籍旅客(主要是中國客)數量消退,雖然使觀光景點不再人滿為患,大有反璞歸真之感,但也直接影響到了地方商家的收入;但面對困境,多數觀光區店家的因應策略,並非調整型態重新挖掘國內旅遊商機,而是選擇施壓政府盼官方重新為觀光業引進外國活水,讓人不禁想問,到底外國旅客對觀光業者有什麼致命的吸引力?讓他們寧願跟政府賭氣,也不願回頭經營國旅市場。
對此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境外觀光客最大的魅力,就在於「不懂行情」,簡單來說,就是「好坑殺」。過去在中國客大舉來台觀光時,許多中國遊客喜愛的景點,如士林夜市、墾丁、日月潭等,物價都跟著飛漲;比方說原本一袋60元的切片水果,一、兩年過去竟飆破百元,士林夜市甚至還曾傳出要價近千元的駭人價格,讓國人大呼誇張。
外國旅客的熱門景點物價飆升,就是看準境外旅客不了解台灣消費水準,加上這些境外旅客可能一輩子真的只來一次,較能接受高價,使得業者大膽坐地起價;反觀本國旅客在熟知國內物價水準的情況下,勢必無法接受超乎常理甚多的價碼,觀光業者自然希望外國旅客多一點好,畢竟做一次外國客生意,可能賺得比好幾個國內旅客還多。
這種想利用境外人士不解行情、輕鬆賺大錢的心態,並非只存在於觀光業,房地產業其實也看得到。過去幾年房市景氣由多轉空,不少業者不願降價出售,遂選擇把房子拿到海外去賣,並聲稱將走「國際盤」路線,因而續開天價。
然而究竟「國際盤」的實質內涵是什麼?恐怕問10個人,10個人都無法說出具體內容。便有地產人士嘲諷,其實所謂的「國際盤」,並不是說產品有好到具國際水準,而是因高價在國內賣不掉,才跑不得已跑到「國際」上去找「盤子」(台語發音,意即凱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