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房屋網】房市復甦緩慢,業者心理當然很著急,因此近來大老們頻頻向政府獻策,希望房市能在正向政策的拉抬下,重回往日門庭若市的光景;如商總理事長、同時也是鄉林建設董座的賴正鎰,便呼籲政府放寬外資在台買房的限制,認為此舉不僅能刺激房市買氣,還能幫助經濟成長,直呼台灣房市應該國際化。
賴正鎰指出,雖然外商來台投資負成長,但今年上半年外國人來台取得不動產卻比去年同期成長逾3成,其中港澳來台居留或定居人數更是逐年成長,因此賴認為,在內需市場有限的情況下,政府應放寬外國人在台買房的限制,在台擁有居留權的外國人,貸款成數應比照本國,並建議政府降低房地合一的交易稅率,以刺激外商來台投資。
雖然大老建議頗有見地,但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引進外資活水、搶食港澳客來台大餅,對房市的幫助都只是一時的,若想房市需求穩定,最終還是得靠內需支撐,因此企業加薪提高民眾的消費力,效果會遠比仰賴外資來得顯著且持久。
對於大老們覺得台灣內需市場小,住展房屋網企研室不甚苟同。或許是商業界大老們總是往中、印、美、日等國走動,以致常不由自主的把台灣拿去跟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國比較。
雖然跟上述人口大國比,台灣內需市場確實渺小,但若客觀以全世界的角度來看,我國人口規模在全球約200個政治實體當中,名列前60大,幾乎與南方大陸澳洲相差無幾,真要說市場小,業者們甚愛投資的香港、新加坡、柬埔寨或寮國,才是真的內需有限,因此國內業者實不應小看或低估本國的市場潛力。
此外,賴董可能不知道,近年港澳客嚮往台灣,最大的誘因,竟是被大老們罵得半死的兩岸關係。隨著中國逐漸加強對港澳兩地的直接控制力,許多港澳中堅不耐高壓獨裁統治,遂將離家鄉近、自由度高、且跟中國保持一定距離的台灣列為移民首選。
也就是說,要長期吸引港澳人士來台置產,台灣就得與中國維持相當程度的距離,避免港澳化,但如此一來,兩岸關係就不會如大老們期待的那麼如膠似漆。況且與港澳相較,台灣的薪資水平遠遠落後,許多移居台灣的港澳民眾坦言,台灣連生活都困難的低薪,讓他們有點後悔來台。
換言之,未來若中國與港澳的政治對立消除,這些人來台置產誘因也就跟著消失了。因此根本上該解決的,還是薪資條件低落的長期問題,這樣才有希望將短暫的外來買盤,順利轉化為穩定的內需力量。
再說,就算政策對外資鬆綁,在其它國家條件更好的情況下,外國人也不見得要來台灣買房子,所謂的房市活水可能看得到喝不到。相反的,若國內薪資待遇大幅提升,原本只領低薪、無力買房的民眾,將因負擔能力提高而投入房市,據勞團統計,這類只領基本薪資的勞工超過百萬人,試想這商機有多麼的龐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