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房屋網】近年新崛起的一家屋比比價平台發了一項訊息,相當貼近時下年輕人感受,那就是現在在台北市租一間10坪套房,月租金將近1.65萬,等於20-24歲年輕族群月收入的六成以上,再加上其他生活開銷,社會新鮮人根本沒有什麼額外金錢可支配。
恰好在內閣即將改組前夕,出現此一訊息,或許真的是意有所指。不過住展房屋網企研室指出,高房租也不是林全一屆內閣就能造成;短期來看,地方政府調高房屋稅基當然是最直接因素,因為房東幾乎都把漲上來的稅金轉嫁到房租上。
接著,前任財長張盛和乃至馬政府主導的房地合一稅改,也有推波助瀾的效果;因為短期交易按實價課重稅,使得稍有財力的短線投機客選擇以拖待變、以租代賣,而這些物件通常房價都不低,所以也不可能用太便宜的租金釋出待租。
當然,問題的真正癥結還是年輕族群低薪化,這短期可歸咎於2009年教育部推出的22K政策,長期來說則當然是整個錯誤的稅制、產業政策及教改盤跟錯結,使得長期以來受薪階級新水原地踏步,遠遠趕不上物價漲幅。
的確,無論是低薪,或是高房價、高租金現象,不管成因是什麼,如今都已是短期之內難以解決的問題。不過政府此時此刻卻還是有馬上能做,且可收立竿見影之效的政策,那就是加速推動公共住宅。
儘管公共住宅主要在照顧弱勢,但協助年輕人解決短期居住難題,進而讓他們能夠盡快累積經濟力、站穩腳步,也是公宅的重要目標之一;這時候政府加速興辦釋出公宅,確實能幫助年輕人免於受到市面上高房租的剝削。甚至換個角度來說,公宅也有適度調節租屋市場行情的功能,當然前提還是,公宅必須先達到一定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