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文資 沒錢有沒錢的作法

【文/住展房屋網】去年上路的新版文資法,因放寬了非所有權人提報文資保存的門檻,使得各地方政府都得面對「文資爆增」的問題;日前台北市文化局就砲打中央,直批新法讓文資數量直線上升,中央卻又不給地方財務資源與人力、法規支援,讓地方心有餘而力不足,文資保存也將因地方欠缺有力資源而淪為空談。

地方文化局的怨懟事出有因,畢竟文資保存需要龐大資源,否則在欠缺誘因的情況下,民間寧可放任文資自燃也不願留下歷史資產。但住展房屋網企研室也建議,地方文化局應認清事實,那就是就算砲打中央,中央也不會在文資方面給予地方太多的資源,畢竟中央財務本來就沒有多健全,不然也不會在修法時將責任下放地方。

此外,就算沒有新版文資法,地方也還是得面對文資可能爆增的問題。近年受鄉土意識抬頭、文化重視度提高影響,民間團體對文化資產的重視度遠勝過往,許多民團早在新版文資法上路前,就採取大量提報的策略盡力捍衛文資;所以縱使文資法沒有修正,在文史團體的積極提報下,文化資產的數量勢必直線上升。因此,地方本就應該對文資爆增的情況預作準備,而非一味怪罪中央不給資源。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既然資源缺乏已是事實,那地方文化局能做的,就是在中央之外,另外尋求援助。如北市文化局所提的將部分古蹟容積分給市府,就是一個不錯的建議,且透過地方自治條例即可達成。

另外,也可對企業提供減稅、抵稅優惠,鼓勵企業投入文資保存;或藉由民間團體的認養活化,降低官方單位直接維護的經費支出,都是在中央工具完備之前,短期內可應急的努力方向。

不過住展房屋網企研室也建議,維護文資除了放送蘿蔔之外,官方也應拿出棒子,針對未善盡文資維護義務的所有權人祭出會痛的罰則,否則所有權人既可享容積移轉,權益受損還能依法向官方求償,但又不願承擔文資的維護義務,將導致國家資源被掏空。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