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房屋網】為了遏止農地遭到炒作,宜蘭縣政府將率全國之先,實施「農地買賣需標註是否為農用」;假如作農用,不用課徵土地增值稅,否則就要按一般土地交易課徵土地增值稅。宜縣表示,標註與公示農地是否農用,買賣雙方都清楚資訊,可減少買賣糾紛。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表示,若要杜絕農地炒作,應嚴格取締、拆除違規農舍,但宜縣卻僅在交易註記下手,其實只能增加稅金收入,對遏止農地炒作、資訊透明化並無益,標註農地非農用效果被捧得太高。
先前宜蘭縣府因對農舍問題「輕輕放下」,僅拆個幾間豪華農舍意思一下,而遭到外界質疑沒有處理農舍問題的決心。過了一段時間,又推出鬆綁農舍興建相關辦法,而宜蘭縣代理縣長更與農委會隔空互嗆,引發喧然大波。
先前一意孤行放寬農舍的宜縣政府,近期新推出「農地買賣需標註是否為農用」,卻自稱可以遏止農地違規使用、並促進資訊透明化。一鬆一緊之間,仍看不到解決違規農舍的決心。
農地、農舍違規使用,並需透過嚴格稽查與處罰手段才能遏止,但宜縣卻僅祭出「農地買賣需標註是否為農用」的制度,就想遏止違規農舍,其實很難。關鍵在於,標註農用只是方便主管機關撈出資料而已,但這些資料只要花人力實地詳細清查,一樣可以取得;無論實地清查,或是藉由撈資料,重點在後續的處罰手段。如果不強硬拆除違規農舍,那也難以杜絕「種農舍」的情形、或是農地炒作。
其次,標註「農地買賣需標註是否為農用」制度,對資訊透明化並沒有什麼幫助。為什麼呢?因為農地、土地買賣和一般房子買賣截然不同,一般土地、農地買賣,買方肯定會到土地現場勘查,土地上有什麼東西一目瞭然;除非買方鬼遮眼,才會沒看到農地上的農舍。
土地買賣不像一般房屋買賣一樣,只要親臨現場就能看到土地現況,不像房屋買賣可以遮掩那麼多建築物本身的瑕疵,農地有沒有農用、有沒有蓋農舍,只要看了就明白。所以,標註或不標註,其實對資訊透明化影響不大。
總而言之,「農地買賣需標註是否為農用」是可行的方式沒確,但它所帶來的效果並沒有官方所說的那麼大,如果真的遏止違規農舍,執法手段還需要更強硬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