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房屋網】年初花蓮震災至今話題不斷,最新者當然是小英總統親率媒體團參訪花蓮,希望重振當地觀光產業。而根據某媒體報導,小英在花蓮拼觀光的當下,也提出拼經濟之所謂五大藥方。然而,當中的長照2.0和都更,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根本不該被列入。
長照不能視為產業,因為老有所照、有所終,是每個人都必須,也都該享有的權利,有高度的社會福利性質,如果過度產業化,很可能造成社經弱勢族群進一步遭到邊緣化。同理,應該蘊含高度公共利益的都市更新,也不能單用促進產業發展的角度來審視,當然更不該被拿來當作拼經濟的藥方!
翻開現行都更條例條文即可發現,開宗明義就是以提振經濟及相關產業為主要宗旨;然而看看結果如何!政府推動十多年來,僅有民間自行劃定的案件有若干成果,且充其量只是舊屋改建,多半和促進公眾利益關連不大(只提供若干開放空間實在太過牽強),就更別說達成市容改造或老舊社區翻新再生。更因為屢屢發生爭議,還被大法官判定部分條文違憲,落得本屆立院會期必須進行修訂。
很多人認為,都更推不動是因為釘子戶的關係;但持平而論,釘子戶其實是結果非原因。為何會有釘子戶?很多時候實是因為都更早已變成爭利戰場,當利益談不攏,自然就產生釘子戶。
而之所以如此,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跟政府一開頭就想利用都更來拼經濟有絕對關係。正因為(都更)被拿來拼經濟,所以必須要有效率、必須短期內看到成效;一坪換一坪、浮濫容積獎勵等不合理的推動手段,不都是由此而生?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不否定,都更如能順利推展,確能創造若干內需能量、提振營建業的產值,但從政策精神來看,這充其量是附加價值,不該是目的;改善市容、增加防災能量等跟公眾利益、都市再生相關的面向,才是推動都市更新的真諦。
如今,小英政府重蹈前朝覆轍,又拿都更當拼經濟振內需的藥方,結果必定會再造成過往發生過的爭端,讓都更推動事倍功半;如此這般,遑論什麼拼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