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房屋網】自從網路普及、智慧型手機成為民眾的標準配備後,大街小巷發生的任何事情,皆可透過手機拍照錄影,上傳分享給社會大眾,資訊傳播的速度與效率幾乎零時差,「自媒體」的時代儼然來臨。
在「全民皆媒體,資訊難屏蔽」的情況下,過去有力人士與企業遭遇負面事件就想封鎖消息的作法,已經全然行不通了;因為在相關人士出手意圖阻止曝光之前,事件早已藉由知情或目睹民眾上傳到網路的資訊而廣為人知了。
面對時代丕變,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企業與領導者在危機處理方面,務必跟上變遷換腦袋,拋棄過去力求掩蓋、隱藏的保守思維,改以更直接、開放的態度去應對難題,才能真正化危機為轉機。
房地產業可說是心態最保守的產業之一,只要建案發生公安、工安、火警、買賣糾紛等負面事件,絕對會窮盡洪荒之力避免消息曝光;因此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許多建案的負面訊息雖然見報,但對於建案案名、確切地點等有助消費者判別的重要資訊,媒體多半都草草帶過,可是在自媒體發達的摩登現代,這種作法,反而會招來更多的反感。
因為在事件發生的當下,若干目擊民眾早就用智慧型手機將其紀錄下來並廣為分享,不用等到主流媒體報導,消息早就在網路上的各大影音、圖像平台及論壇大肆曝光了。
當一件事情已是人盡皆知,業者與媒體若還對相關資訊模糊以對,將使相關人士與企業在民眾心中蒙上「隻手遮天」的負面印象,使得掩蓋消息的殺傷力,反倒大過於放手讓資訊流傳。
更要注意的是,在無法全然封鎖風聲的狀況下,當消費者輕鬆藉由網路情蒐與街頭巷議,發現業者對建案曾發生的種種事件遮遮掩掩,勢必對業者誠信大打折扣。
更有甚者,若消費者進一步將業者迂迴以對的不愉快經驗,再一次搬上網路世界供大眾議論,建案與業者將的負面標籤化將難剔除,屆時恐怕業者使出渾身解數也難扭轉形象。因此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時代在走、新知要有」,若地產業者還以古早的落後觀念作危機處理,反而被危機給處理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