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持政 經濟與房市才有未來

【文/住展房屋網】無論紛擾或平和,地方選舉都已結束,人們從激情中回到現實。一心想翻轉現況,或努力去維持現狀,都是情有可原。畢竟資源分配極難公允,更難讓多數人滿意。何況如今台島經濟已偏弱,再沒能力展氣魄,推動大型的全國性改革。當初健保通過立法,挖了個大錢坑;許多不同族群長期津貼,更都增加了坑的深度,平復無期。

國債逼近6兆,已不許政客再濫開支票,任意舉債。諸多日常開銷,亦有捉襟見肘之勢。納稅是國民義務,稅源不足,新的建設經費從何而來?既有設施如道路、橋樑、抽水站、蓄水庫,連維修預算也難湊足。

從總體經濟而言,貨幣留在政府手中是最不利的,因對投資和消費全無助益。美國給商人減稅,金錢流入各種市場,刺激消費提振內需。咱們對科技業和少數產業減稅,卻完全沒收到任何效益。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瞧瞧滿街狂奔飛馳的超跑,不時登上社會版新聞,其中有許多是科技業老闆的家人。他們受減稅之惠大賺財富,卻沒給員工加薪,現鈔多得數不清,豪宅一買數戶,幾億元算什麼!倘若像歐美有健全工會制度,經營者豈敢獨佔盈餘?怎可能高收入低課稅?

公共建設取之於豐收的稅賦,故有餘力從事社福補助。美國各種收容所,失業救濟、貧若救濟等十分多元。像台灣這麼小的地方,因沒錢度日而燒炭自殺的案例,卻多過如此複雜種族的美國,真教悲哀。關鍵在於社會財富分配失衡,社福短絀代表正義概念不足,無以濟資本主義之偏。

選出來的首長,不論連任或新到,經濟已被視為最重大課題。花大錢搞硬體建設,肯定會遭抗拒。百姓度日不輕鬆,整體稅收得來不易,分配到都縣市長手裡,切記得省喫儉用,切忌糜費虛耗。政客切勿以「惡小」而為之,貪鄙行為於法不合,於德有虧。現今網路時代樣樣透明,還是把念轉正,好好為台胞們打拚幾年吧!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