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房屋網】新年希望,好話大家說,但經濟分析師實話實說,把大眾給澆了一整盆冷水。跨年之後,經貿大戰仍持續,股市波濤起伏,誰都看不準。人們對資產掌控失去信心,為了安全起見,保守觀望,事所必然。因此,重大投資或置產之前,會多一重顧慮。
於是,能不買儘量不買,有人勸阻或不表贊同,隨即縮手,此為大物件交易的現況。至於自住型,或總金額不大者,影響較小。譬如年前年後,中古屋一千萬元上下住宅,成交甚多。唯觀光飯店民宿物件,雖隱隱然有回溫之象,卻迄今仍乏人出手買定。
二○一八年底的選舉,民間轟傳拚經濟,聲浪高到無法抵擋。執政者不得不敷衍一番,因而刺激景氣的政策,可能會端出幾道菜,可口與否,尚難得知。許多東西都漲價了,工資上調,只餘心理所得,實質討不到便宜。距離購屋自備款,總還差那麼一小段,卻老是夠不著。
近時銀行股都跌深,疲弱無力。原因是沒什麼人肯貸款。業務專員散彈打鳥,但總與有錢的客戶通上電話,問人家有沒卡債,或想不想借錢,答案當然是沒需要。至於缺錢周轉者,擔保品不足者,銀行怎肯借你錢?看起來很像當舖,只是利息便宜了些。
房貸機制和房市冷熱關連極大。官方若有心協助年輕人購屋,必得擬定策略,讓眾多行庫有意願承做這類貸款,借款人負擔亦能合理減輕。雖屬不易,但可嚐試。何況,政府的貪汙浪費,每每超過百億千億元,這點呆帳、壞帳算不了什麼。
拚經濟如何個拚法,人人各有一套。每回電視推出長壽劇之前,必說劇力萬鈞,製作精良如何如何,但播出之後,往往還是爛劇,且拖個沒完。咱們幾任領導人亦如此,甫上台時光芒萬丈,儼然救世明主。未料幾年下來,攏總被看破手腳,不是草包便是飯袋。是故,各都縣市首長的拚經濟大賽,百姓且靜觀其變,心裡要有個底譜。
若干年之前,台灣房市旺了好些時候。雙北大旺,台中七期同旺,但二○一四之後,急轉直下;打房的打房,退落的退落。那即是上回地方改選,人們選了些大空頭上台。這回拭目以待,有無可能起死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