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房屋網】觀察城鄉區段房價走向,有些得在節骨眼看住民或商家的表現而定。譬如相鄰兩條街路或村里,這邊店家較多,那廂住宅較多。平時人來人往,沒什麼差別,但從黃昏到夜裡,店家燈火明亮,住宅社區則寂靜少聲。比起來,明暗冷熱便有差別。
再如過年時節,台北市許多回中南部吃年夜飯,天龍國像空城,哪有首善之區的熱鬧?不過,有部分商家很熱心,大年初一照樣上工,店門大開,招財進寶。不是百貨或大賣場,居然也能湊成半條街的熱鬧,十分難得。
這樣的景象,令人感動,畢竟現時獨居者為數不少,給他們方便,功莫大焉。
外頭流傳著疾疫,相關資訊不斷發送,真假莫辨。採買足夠食物用品。閉門家中坐,肯定少病少惱少是非。此時即仰賴附近商家提供售貨或其他服務。如此高檔的生活機能,大眾看在眼底,點滴在心,於掏錢買樓擇地點時,便會列入考量。故而說這般地段,房價必然向上走。
猶記2003年SARS肆虐期間,房市情況甚慘,許多案場門可羅雀。當時有些勇士危機入市,事後回補大漲,膽識獲得豐厚回報。這回武漢冠狀病毒會搞多久,尚難逆料;前述膽識過人者,還有可能出現嗎?看起來難度頗高。
買家觀望乃是常情,多半是推測未來會跌,現在下手,何如再等等。每回重大社會災疫事件,都是如此。世間諸事反覆演出,人們應對之道,隨其習氣各自不同。緊張者坐立難安,跳上跳下,比起那些幾乎無感者,差距極大。看多看空,由來有異,但房市被波及,乃是必然。
但再大的事也會過去,就看誰挺得住,熬得過。心理層面事小,檯面上生意遭沖擊者,可是躲不掉的。像香港前些時的亂象已暫平復,但店家營收大落卻求償無門。經營者的風險無所不在,險從何來,也無由猜測。只能禱告各方神聖,息災安民,善莫大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