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修危老避畸零地 現竟獎勵小基地

【文/住展房屋網】內政部營建署為鼓勵小型危老建築加速重建,本月22日通過危老容積獎勵辦法修正草案,給予基地面積未達200平方公尺(約60.5坪)、且鄰接屋齡均未達30年的合法建築物基地2%的容積獎勵,最快於11月實施。

也就是說,如果民眾的房子已經老到足以申請危老重建,但因鄰接房屋都還算年輕,無法與之整併成較大建地,以取得較多容積獎勵,那麼此次修法後,就算民眾以60.5坪以下的小面積基地申請危老,仍能拿得到2%容積獎勵。

沒看錯?營建署在繼5月修法鼓勵大面積危老基地重建後,現在又轉向鼓勵小基地了。危老條例推出後,最受爭議的便是因為取消了都更條例中最小面積的限制,再小的基地,只要符合條件都能申請重建。這使得小基地上一個個紙片屋拔地而起,不僅無法使都市全面發展,也可能帶來安全問題。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舉例而言,由於危老僅是個別小型建築基地的重建,並無整體街廓的更新,因此一方面可能造成突兀、碎片化的景觀,另一方面許多街巷原本就是救護、消防上不容易到達的地方,只做危老小面積更新而不做街區整體規劃,根本無法讓社區更安全;甚至可能因已有危老更新建築,而更難在未來進行進一步更新。更不用提瘦高紙片屋若缺乏特殊結構設計,那出事害到的恐怕不只自己一棟。

營建署確實有想處理此問題,今年5月開始實施的危老規模獎勵,授予較大坪數的基地更多容積獎勵:危老建築基地加計鄰地面積達到200平方公尺,就可以得到2%的容積獎勵,每增加100平方公尺,還可再得到到0.5%的獎勵。

住展房屋網認為,這回營建署獎勵小型危老基地重建,兩面獎勵的作為,一面強調「基地不宜太小」,一面又鼓勵「小基地多蓋、快蓋」,恐怕自相矛盾。雖然新政策誘因有機會讓危老核准件數再攀升,但也將使畸零地有恃無恐、更難整合,甚至成為未來都市安全隱憂。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