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業對社福的回饋

號稱富裕之島,咱們的人均壽命,也已超過八十歲,在全球排行,約廿名左右。由於醫藥發達,高齡社會遍及歐美東亞。銀髮族生活好不好過,端看社福政策,以及長照生態。隨著歲月變遷,世人觀念作為也出現差異。許多先進國家的社福照顧,竟退落到不堪回首的地步。

疫災以來的四、五年間,環宇各國家地區,皆受通膨影響,且因資本主義籠罩所有經濟體,貧富差距拉大,公平正義急遽退失。社福在窮人心中,幾乎只能追憶。以長照機構為例,重資集團肆意併購。社福趨近營利,同情心、同理心愈退愈遠,養護所內溫度驟降。

實務上,仍有深具愛心耐心,不改初衷的主事者,面對高漲的房舍租金,規定嚴格的人員比例,和不留情的物價,堅持良心營運,並為住民們保有一定的溫暖。幸運者平順度日,唯承擔壓力者居多數。政客在黨同伐異的爭戰之餘,也期盼能為富島的資深國民,爭取多一些「安享」歲月。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歸結近廿年來的瓶頸,長照事業二點零、三點零,差異不大。資金、土地、勞動力等三要素,仍缺其二。台灣社會資金不虞匱乏,但另二者問題多多。譬如開放更多移工,說易實難,利益糾葛之故。而土地房舍運用,更從來不是單純之事。缺少發聲振聵的能量,官方態度始終虛應故事,無所作為。

常見媒體報導,某部縣市首長,宣稱幾年內要建造社宅若千萬戶云云。長照機構缺一、兩萬床,排隊得候兩、三年,這類資訊也一直在流傳,卻無從改善,也束手無策。社宅和長照,皆為公共建設罩門,也影響社福政策推動。倘若將受益對象視為弱勢族群,則顯示彼輩被忽視的程度相當嚴重。

前述所言土地房舍需求;有人提議利用退場的大專高中職校園。倘若合乎條件,何妨慎重評估;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至於人力問題,亦宜集思廣益,徵詢各方意見,擬定方針,積極進行。照護高齡者,是倫理是義務,亦是社會責任,同居富裕之島,老無所依,乃國民之恥。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據最新資料顯示,打房七重拳之後,房地短期交易件數,應聲而倒。擊退投機客、投資客,頗費心力;但有不少無辜首購族,遭池魚之殃,有苦難言。既然房市趨冷,有底氣有愛心的業者,恰可把握空檔,進行和長照或社宅相關的建設。為公益和社福盡些善心,回饋台灣社會。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