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北美館回望追尋台灣建築 二戰後摩登生活的多元樣貌

文/王奕淳

「摩登生活:台灣建築1949–1983」已在台北市立美術館正式開展,由3位建築學者吳光庭、王俊雄和王增榮共同研究策劃,聚焦1949至1983年間影響台灣建築發展脈絡的議題事件與生活文化因子,帶領觀眾探尋在當時政治社會背景下,台灣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文化的變遷與多元且具現代性意義的時代樣貌。

該展覽共計有兩百餘件作品、建築圖面、模型、檔案與影像紀錄,其中亦有為本次展覽特別復刻的珍貴模型及設計家具。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研究策劃之一的吳光庭表示「建築不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對一個時代的生活方式、所思所想以及理想願景的投射。」二戰結束後台灣面臨政權轉變,1949年底南京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將不同的建築工法與觀念、生活方式一併帶來,對當時受日本殖民文化影響的生活方式產生影響。

北美館館長王俊傑表示:「以建築作為台灣1949–1983的觀景窗,並不僅在於探討建築形式與建築史,而是從當代的角度回望追尋現代化的過程中,對於主體性、何謂理想的現代生活想像及其對我們的影響。『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企圖提出建築展覽的不同可能,並期待觸發更多議題的討論。」

展期間將配合兒童節延伸適合親子參加的特別活動,以及與王大閎建築劇場串聯的身體計畫工作坊,此外更邀請與本展合作模型製作的八校建築系師生參與「摩登生活實驗室」一日創作活動,透過跨校分組的共創方式,針對建築所處的時空脈絡進行探討與再詮釋,最終實驗成果將展示於美術館三樓3C迴廊,作為展覽的延伸思考。

姜阿新洋樓(1949),彭玉理設計。建築模型由中原大學建築系製作,2024,圖片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倪再沁,《東海路思義教堂》,油彩、畫布,52×64公分,2008–2009,圖片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景美女中圖書館(1968),修澤蘭設計,圖片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三信家商波浪大樓建築圖(1963或以前),陳仁和設計,圖片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
三信家商波浪大樓(1963),陳仁和設計,圖片張文睿提供
臺北市立美術館(1983),高而潘設計,圖片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1960),賈斯特斯.達興登設計,圖片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指南宮凌霄寶殿(1966),李重耀設計,圖片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萬年商業大樓(1973),蔡柏鋒、陳昭武設計,圖片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展覽現場,2024,圖片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展覽現場,2024,圖片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