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鄉居——層屋的內在靜謐設計 在感受載體,靜靜回應內在的嚮往

「牆體與樓板交錯出各式空間,讓每一個人無論何時,都能在這座建築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處角落。
──陳瑞笛」

文/王奕淳 圖/原典建築師事務所

就算周邊環境因為尚未開發完全,而充滿不確定性,這棟名為「層屋」的三層樓建築,也能夠依然故我般,為居住其中的人們,提供一處符合心中理想的「家」。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位在台中市的重劃區一隅,層屋的周邊起初大抵都是規劃整齊的道路與草坪,但其中夾雜零星工地,似乎意味著周遭環境在未來很可能迎來不小變化。

有賴專業團隊頻繁與業主溝通,進一步得知並考量其想法,如今看來,即便昔日遍布的空地已不復存在,這棟建築也已自成一格,不僅顧及業主在意的隱私性,更擁有專屬於自己的風景。

鄰里距離有待重新定義

現代城市的快速發展拉抬人口密度,造成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往往過於貼近,無意之間就帶來許多壓力和緊張感。拔地而起的一棟棟新建大樓,雖然戶戶對外都規劃落地窗,但清一色覆上一對窗簾且門窗緊閉,凸顯城市環境的緊湊與嘈雜其實對人們並不友善,甚至在不知不覺間形成無形壓力。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作為發展下一順位的重劃區,似乎可預見其後續──城市生活的侷促與繁忙便是重劃區的未來縮影。

相較之下,鄉間傳統的居住規劃,由於每戶人家的房屋占地寬敞,彼此之間保有適當棟距,不僅確保了生活上的安全與隱私,也讓鄰里之間的互動更顯自然與親切,真正實現了「距離產生美感,空間拉近人心」的理想,「這就是所謂『都市鄉居』的核心概念。」原典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總監陳瑞笛補充。

轉換設計思維以靜制動

既然在規劃階段當時看來,外在環境的發展充滿未知與多變,甚至比起現下的生活多了許多紛擾,倒不如選擇專注「向內」,在建築範圍內部營造一處能讓身心平靜、放鬆的空間,不僅能夠提升日常生活的品質,也有助於在未來面對外在壓力時,保有一份從容與穩定。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朝著這一設計方向前進的同時,一向作為原典設計風格代表的天井規劃,卻因本次的基地條件特殊而面臨改變。層屋的基地面積很大,就算扣除生活起居所需的空間,餘下的土地本身也可規劃用作庭院,因此業主認為不必再另外為了景觀需求設計天井這類空間。

自然光線不可或缺

然而,天井也肩負著引入自然光線、讓光照深入建築物室內的重要角色。

不同於其他光線來源,陳瑞笛以自身經驗敘述自然光與生命力之間的關係,「因為多半是在傍晚時分才前往工地掌握工程進度,所以一直沒有察覺,原來當時逐漸減弱的陽光,早已悄悄讓眼前的景色蒙上一層倦怠感。」

自此更能深刻體會,光線隨著時間與空間的變化,帶來的感受也截然不同,尤其是充足的陽光,更是營造朝氣氛圍不可或缺的要素。

對比首頁大圖,凸顯日照時間差異影響院落氛圍不同

此時,如何同時滿足業主需求,並確保良好的自然採光,便成了下一道亟待解決的課題。回望現代天井設計的淵源──如鹿港、大稻埕等傳統街區的建築,便可在其「一進一落」、穿插庭院與建築本體的格局中,找到靈感與啟發。

層層院落強化空間機能

內縮陽台

透過層層退縮的外遮牆,創造出內縮陽台與綠帶空間,讓街道與住宅之間不只有一層自然元素作為緩衝,也多了一個專屬的半戶外小天地。

這樣的遮蔽設計帶來隱私和安全感,進而讓室內的生活可以更自在地延伸到戶外,不管是早晨的一杯咖啡,還是傍晚的微風時光,都因此變得更加舒適愜意。夾在外遮牆與建築體之間的綠帶,不僅足以遮陽,也幫助空氣自然流通,還能將漫射的陽光柔和地帶進屋內,為整體空間更添明亮、清爽和舒適度。

藉留白平衡共享與獨處空間

「好的住宅設計,不僅關注房子與外部環境的關係,更關心每位家庭成員之間的連結。」考量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彼此陪伴的時間有限,同時又渴望專屬自己的個人空間,設計團隊特別將視野開闊、採光良好的空間留予客廳、餐廳、書房與起居室等公共區域,並在其中創造更多層次與角落,讓家中每位成員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場域。在共享與獨處間取得平衡,即使身處不同空間,仍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與關係。

利用高低層次為一樓創造不同使用空間

陳瑞笛認為,如果說從街道、外遮牆一路延伸至建築本體,是一系列層疊設計透過水平展開而具現,那麼進入室內之後所見的一切,便是將這類設計風格轉化為垂直方向的另一種詮釋。室內隨處可見的牆面,不僅形塑了生活的動線與節奏,更透過彼此錯落的安排、高低不一的層次變化,為單一的建築體內構建出更多「空白」的角落與過渡空間。

透過樓板與階梯詮釋垂直層疊

這些散布在室內各隅的留白,隨著戶外天氣的陰晴變化、陽光照射的角度更迭,呈現出不同的光影表情與空間氛圍。這種持續流動的變化,也對應著人們在日常之中、無意識間起伏不定的情緒,讓空間成為感受的載體,靜靜回應著人的內在狀態。

細膩堆疊回應都市生活再思考

無論是回應屋主期待、特地設計一條可繞行庭院老樹、從戶外蜿蜒進入室內的樓梯動線;或是貼心為女主人量身打造、可從事日常家務與園藝創作的工作室,這些細膩且貼近生活的空間安排,都是設計團隊與業主多次討論、反覆推敲的結果。而其背後的初衷,便是希望透過這座「層屋」,重新梳理人與都市之間的關係,也重新審視居住者彼此之間的親密距離。

都市人口密集,鄰里之間的關係早已從傳統鄉里社會中那種「有距離卻不疏離」的美感中淡化。而這樣的空間設計,正是對都市鄉居那份「剛剛好的距離」的一種回應與致敬——既保有個體的獨立性,也在不經意中創造了互動的契機。

這不只是一種對個人生活節奏的調整,更是一種值得學習與重新思考的居住方式:如何在擁擠而喧囂的都市中,為自己與家人營造出一處內在安靜、可彼此共存也能彼此獨立的生活空間。透過空間的層層規劃與留白設計,「層屋」不僅成為一棟建築,也成為都市中回應人性、回應情感的容器。

About 原典建築師事務所
Address:台中市南區崇倫北街19巷6號
E-mail:yda@ydarch.com
Website:www.ydarch.com/
Phone Number:+886-4-2376-4175
Facebook:www.facebook.com/ydarchitects?locale=zh_TW

Awards
2025 上緯集團產業創新園 獲World Design Awards辦公類首獎、
German Design Awards、Global Architecture & Design Awards-辦公類首獎、
國家建築金質獎施工品質類全國首獎
2024 東海大學學生宿舍 獲國家建築金獎公共建設優質獎首獎
2024 光景貳宅 獲Silver A’ Desi gn Award、2023金點設計獎標章
2022 和泰興業中部分公司 獲ACD Awards-工業類第二名、
國家建築金質獎施工品質類全國首獎
2021 虎尾基督徒聚會處 獲建築園冶獎
2019 獲台中市大台中建築師公會108年度新銳建築師獎
2018 蔡氏釀酒 獲Architizer A+Awards 評審特別獎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開放式廚房 vs 封閉式廚房一邊是時尚大器、無隔閡的開放式廚房,做菜同時也能和家人互動聊天,空間感滿分; 另一邊是隔絕油煙、乾淨俐落的封閉式廚房,料理起來不用擔心油煙味飄散全屋。 💬 對你來說,哪一種才是最對味的廚房空間?快投下你的一票!住展房市對決,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你的態度!

相關文章

開放式廚房 vs 封閉式廚房一邊是時尚大器、無隔閡的開放式廚房,做菜同時也能和家人互動聊天,空間感滿分; 另一邊是隔絕油煙、乾淨俐落的封閉式廚房,料理起來不用擔心油煙味飄散全屋。 💬 對你來說,哪一種才是最對味的廚房空間?快投下你的一票!住展房市對決,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你的態度!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