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爭地過時了 看看與海共生的「漂浮城市」

【住展房屋網/綜合報導】建築不只是高深複雜的原理技術,更是與人類的生活空間息息相關,建築的改革將能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都市的發展,人口不斷集中到城市,替都會區帶來巨大的人口壓力,同時,人類社會也面臨氣候變遷的挑戰——全球約有 90% 的大城市位於海濱,容易受到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影響。

為了提早預防這些變化,我們應該重新思考如何建設城市,並做一些嶄新的嘗試。

在過去,城市不斷與海洋爭地,在新加破,有 25% 的城市是建造在填海而成的陸地上,但這種方法只是增加人類與海洋的對立,或許可以試試與海洋合作的新想法。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荷蘭建築師 Koen Olthuis表示,「我們必須開始與水如朋友般共存,而非總是成為敵人。」 ,所以他成立建築公司「WaterStudio」,設計並建造「漂浮平台」作為建築物的基座,打造「漂浮屋」,計畫改善荷蘭長期與水爭地的困境。

根據荷事生非報導,他們設計的「漂浮平台」為中空的混凝土基座,在填入發泡材料後,將房子建造在該基座上,利用浮力承載房屋的重量成為「漂浮屋」,可隨著水位升降。漂浮屋的內部結構與一般住宅沒有任何差異,並不會大幅影響人們的居住體驗。

以陸地為基座的城市為靜態的,Olthuis進一步表示,城市建築發展應該擺脫過去的「靜態」(static)模式,改為「動態」(dynamic)組合,「浮動城市」的概念,就則可依據季節或是人口變化反覆改造。

例如在炙熱的夏天,可以搬移浮動平台,讓城市內建築物間的棟距擴大,有助於冷卻空氣、降低溫度;相反的,當冬天來臨時,就將這些空隙縮小,讓建築更緊密,保持城市中的熱度,依循人類社會的需求增減城市規模。

目前在荷蘭已有多處地區發展漂浮屋,其中荷蘭的 IJburg 區現為世界上最大的漂浮社區。此外,在全球也能看見漂浮屋的身影,如馬爾地夫的「Greenstar」漂浮旅館。人類的創意與技術,創造了生活的新可能,讓人類與自然和平共處。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