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屋給台灣人的印象一向停留在工寮、檳榔攤,不然就是供難民暫時落腳的臨時組合屋,在狹小簡陋的空間下,完全與溫馨的住家絲毫比不上。而在全球經濟不景氣和資源再利用的環保趨勢下,國外有越來越多建築家運用創意,將回收的貨櫃改裝成充滿現代感的住宅、餐廳、或工作室。


根據估計,全球有多達兩千萬個40呎貨櫃,至今約有一百萬個貨櫃被閒置棄用,其中尤以美國,北歐,和中國為最多。近年年來,高得令人咋舌的房價,使建築師把腦筋動到貨櫃屋身上,積極思考如何把過剩的貨櫃和永久性建築結合在一起,因而在全球掀起一股貨櫃屋風潮。


根據癮科技報導,由紐西蘭設計團隊兩位設計師BONNIFAIT+GIESEN 所推出的 PORT-A-BACH 貨櫃屋住家,顛覆了傳統貨櫃屋給人們狹小、老舊、密不透風的印象,將家具統一設立在一側,另一長側邊可翻下成為大面露台,落地玻璃門的設計,可以輕鬆發揮阻隔冷空氣又不犧牲採光的功能,木質家具從櫥櫃延伸至廚房擡面,甚至地面與天花板也以木頭打造,彷佛小木屋般乾淨舒適,不僅通風良好,連浴室地面為了止滑使用木條也不擔心腐壞。


看似狹長的貨櫃屋,其實有足夠兩大兩小的床位,開闔自如,讓你的隱私不曝光,除了臥房外,其他地方的設置與配備,完全不亞於一般套房,在高房價的建築成本下,貨櫃屋再也不是臨時住所,對於追求生活品質及簡便預算的年輕族群而言,真是讓人心動,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