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朱福山 圖/哥德廚具、芬格空間設計、亞特家設計、大觀設計、Panasonic、pexels 圖/AI圖像生成,輔以視覺創意合成示意
封派 vs 開派,廚房五回合場場硬仗
開放式廚房真的是潮流首選?封閉式真的落伍了嗎?本刊集結網路票選結果與設計、產業專家觀點,透過五輪對決全面解析這場橫跨油煙、坪效、生活美感與未來趨勢的空間攻防戰,答案超出你想像。
在房價居高不下、坪效壓力持續升高的住宅市場中,「去隔間化」成為主流設計趨勢,廚房空間也首當其衝,成了「開放」與「封閉」之爭的最前線,雙方各有擁護者。事實上,真正的開放式廚房精神,不在於打掉一面牆,而在於創造串連——透過中島、吧檯、玻璃櫃體等設計元素,讓廚房不再是封閉的後場,而是家的情感中樞。
相對來說,封閉式廚房則更注重作業效率與操作專注。傳統建築多將廚房配置在邊角位置,便於排煙與水電配置,也因此形成獨立工作區的格局。對於講求油煙控制與廚藝節奏的家庭而言,封閉式依然是穩定可靠的選項。《住展》本期邀請中華民國廚具櫥櫃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副理事長蘇政欣與芬格空間設計總監林京蔚,從產業與設計雙重視角,帶來多面向的觀察,分別就「坪效使用」、「情感互動」、「收納配置」、「美感展演」與「趨勢走向」等五大議題展開對決。

坪效對決
ROUND1
開放式壓倒性勝出,小宅必備
在坪效為王的小宅時代,開放式廚房幾乎成了多數新案的基本配置。少了隔間牆的阻礙,視覺空間隨之放大,餐廚與客廳整合運用,讓坪效極大化、生活感同步升級,也讓開放式在當前住宅設計中越來越常見。
林京蔚指出,許多新案更直接預設開放式格局,甚至將中島、備料區與餐桌整合設計,一氣呵成,既節省坪數,也更貼近當代家庭的互動需求。但蘇政欣提醒,若缺乏對應的動線與收納機能,反而容易產生堆疊雜亂、使用不順等反效果。過度追求「一體化」,可能破壞原本想像中的美感與秩序。
至於封閉式廚房,坪效表現確實較為遜色,但因結構獨立,仍能完整規劃「備料—烹調—洗滌」三段式動線,對於重度下廚者來說,若動線設計得宜,也能取得不錯的使用效率。

使用感對決
ROUND2
封閉式穩定,開放式陪伴感強
對重度烹飪者來說,封閉式廚房仍是最穩妥的選擇。實體隔間能有效阻絕油煙、噪音與料理氣味,炒辣椒、煎魚、熱油爆香後,只要關上門,客廳與餐廳依然清爽如初,動靜分離、秩序分明,是最符合傳統中式料理習慣的硬派配置。
不過,開放式廚房的使用者並不在意「封得住」,而是更在乎「看得見、互動得了」。林京蔚指出,越來越多現代家庭把廚房當成家的中心——孩子在客廳玩、爸媽邊做菜邊對話,廚房成為家庭連結的重要場域。這類用戶重視的是情感流動,而非氣味控制。
油煙問題向來是開放式廚房的爭議點,但蘇政欣強調,若搭配高效能抽油煙機、負壓抽風與延遲抽風設計,再養成「提前開機、延後關機」的習慣,其實也能有效降低氣味擴散的問題,重點在於設備規格與使用習慣的搭配。

收納力對決
ROUND3
封閉式勝出,藏得下才住得好
收納,是廚房設計的殘酷現實題。真正能藏、能分類、能操作的廚房,多半來自封閉式格局。牆面完整、動線獨立,吊櫃、高櫃、上下櫥櫃能一字排開,就連烘碗機、大型瓦斯爐、備品櫃也能輕鬆納入。對於器具多、備料多的家庭來說,封閉式就是最強戰力。

開放式廚房雖主打空間感與設計感,卻常因牆面不足、動線壓縮,讓收納變成一場美學災難。一旦東西無處可藏,砧板、抹布、調味罐開始出現在檯面上,視覺瞬間崩壞。
蘇政欣提醒,若要撐起開放式廚房的美感與機能,就得仰賴更高規格的五金與收納系統,例如緩衝滑軌、隱藏式把手與升降架等;否則「看得到、收不起來」的痛點,很容易出現。林京蔚則建議,可將陽台空間再利用,增設小水槽與暫放區,把潮濕物品移出主場域,守住視覺清爽。

美感對決
ROUND4
開放式搶眼,封閉式低調制勝
廚房,已不再只是做菜的地方,更逐漸成為家的風格陳述舞台。尤其在開放式設計中,廚房如同一件量身訂做的家具,材質、色系、燈光一體成型,與整體空間語彙協調一致。林京蔚觀察,不少屋主甚至會在中島上懸掛酒杯、鋪設柔光燈帶,擺放香料罐或烹飪書,打造出如精品廚櫃般的生活氛圍。
封閉式廚房則走另一條路線。它或許不強調外顯的風格存在感,卻能在封閉結構中保有一致性與純粹性。近年也有許多設計手法讓封閉廚房變得不那麼「封」,例如採用霧玻璃、滑門、半透明拉門等,兼顧隔間需求與空間穿透感。

趨勢對決
ROUND5
設計彈性興起,全齡友善當道
曾經只是設計選項之一的開放式廚房,如今不只在新案中越來越普遍,更逐步成為住宅設計的主流趨勢。林京蔚指出,近年不少新案傾向以開放式格局為起點,但關鍵不在於形式,而是能否預留彈性。例如透過可拆式拉門、彈性隔屏等設計,讓使用者可依生活需求調整廚房的「開或關」,不再被單一型態綁住。

更值得關注的是,廚房也正成為落實「通用設計」與「全齡友善」的核心場域。蘇政欣舉例,包含無門檻通道、降低操作檯面高度、預留輪椅轉圜範圍等細節,皆有助於讓廚房成為真正能被每個年齡層使用的空間。未來廚房不再只是年輕家庭的專利,而是包含各種生活狀態與身體條件的生活平台。

終極交鋒
FINAL ROUND
投票結果揭曉,開放封閉各有擁護
這場「廚房對決」,你選擇的是封閉式的沉靜專注,還是開放式的互動陪伴感?《住展》雜誌日前於官網舉辦「廚房對決PK賽」,邀請網友投票選出心中理想廚房。結果顯示,開放式僅以些微差距領先封閉式,出乎意料地顛覆了許多人對「開放當道」的印象,也凸顯出兩者之間各有擁護者、難分軒輊。
在此次票選中,我們也觀察到一項有趣趨勢:多數支持封閉式廚房的民眾,不一定是重油重炒的「硬派料理族」,而是更在意秩序、收納與日常整潔感;而擁抱開放式者,則偏好整體空間的融合感與家人間的互動陪伴感。

廚房早已不只是「做菜的地方」,而是映照居家美感、收納哲學與家庭溫度的場景縮影。選擇開或不開,其實就是選擇你想過的生活樣子——而只要設計得宜、機能匹配,那就是最適合你的生活解方。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