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將改寫城市宜居地圖

非新聞事件畫面

文/主筆室

這座城市正在被不安吞噬,而起點,從校園開始。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從毒品、校園暴力到少年幫派化,學校不再是知識的搖籃,而成為一個縮影,反映出社會正在瓦解的現實。如果孩子在學校的日常,是面對揮刀的同學、逼毒的學長、詐欺與勒索的陰影,那麼這座城市的未來還有什麼希望?這不是個案,而是正在擴散的現象。當校園失序成為常態,它改變的不只是房價與居住地圖,而是城市的根基。

當家庭考量居住地時,房價、就業與建設固然是重要因素,但若「不安」成為難以忽視的存在,整座城市的宜居地圖都將重新洗牌。全球公認的宜居城市,無一不是建立在穩固的治安基礎上;相對地,當家長開始擔憂孩子在校園裡可能遭遇暴力、毒品或其他犯罪行為,城市的整體品質也會隨之下降。

台灣校園不安,家長焦慮,城市無法安居

近年來,校園內的暴力與毒品問題頻傳,讓家長憂心忡忡。若安全環境無法改善,安居樂業便成空談。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校園本應如嬰兒搖籃,是知識與品格養成的重要場所,如今卻開始浮現失序前兆。當暴力與毒品滲透其中,當犯罪文化滲入青少年的世界,社會如何期待未來的接班人能為城市與國家帶來正向改變?

家長或許願意投入大量資金購置房產,卻往往忽略子女成長的人文與教育環境。一旦校園的安全問題惡化,周邊的居住價值恐怕也將受到衝擊,最終導致某些區域逐漸被貼上「人文邊陲」的標籤。

從個案到警訊,城市的裂縫正在擴大

社會案件屢見不鮮,校園安全問題已經敲響警鐘。例如,新北市某國中曾發生「乾哥為乾妹揮刀殺同學」的震驚案件,當地人就指出,部分區域的社經條件與家庭結構相對複雜,擔心影響到學校環境與孩子的行為發展。事件本身或許不能完全反映該區全貌,但仍顯示出社會階層與教育環境之間的緊密關聯。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同樣地,台南某國中近期也傳出學生疑似遭同學強迫餵毒致死的悲劇,再度讓全台關注校園安全問題。當前述新北事件已是「警訊」,那台南案件是否意味著人文安全已然出現更深層的裂痕?

校園是社會的縮影,當校園內的安全感消失,影響不會止步於校門之內,而是會外溢至整個城市,最終反映在治安、經濟與居民的生活品質上。

預防勝於補救,校園安全不能亡羊補牢

當問題發生後,政府往往高喊「檢討」,但從未真正建立起有效的預防機制。這種「亡羊補牢」的治理模式,就像城市規劃者知道水源受到污染,卻選擇等到飲用水變質後才花巨資興建淨水廠,而非從源頭防堵污染。美國某些城市的經驗已證明,提早投資水資源管理,能夠降低後端的治理成本;同理,對於校園安全,提前建構有效的巡邏、通報與預警機制,遠比等犯罪發生後才強化執法來得有效。

火災發生時,沒有人會認為「等房子燒完再滅火」是合理的防災政策;然而,政府卻始終選擇在校園悲劇發生後才「強化宣導」、「成立專案小組」,卻從未真正落實預防犯罪的政策。這樣的治理思維,讓家長與學生如何信任政府?

國際案例借鏡:從新加坡、日本看社區治理

世界各國如何面對校園安全問題?我們是否能從中學習?新加坡便是一個值得參考的案例。該國政府採取高標準的校園安全監管,不僅強化學校周邊巡邏機制,還透過法律保障校園環境的嚴格管理,讓學生遠離犯罪與毒品。新加坡的「社區警察制度」更是成功的關鍵,警察不僅負責執法,還主動參與學校的安全計畫,與學生、教師建立聯繫,確保危機能夠在早期被發現並介入處理。

此外,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模式也值得借鑑,許多地方政府與家長團體建立「學區巡邏志工」制度,透過社區參與來確保校園與學童的安全。這類模式顯示,唯有政府、社會與校園形成完整的安全網絡,才能真正降低青少年犯罪風險,防止學校成為未來治安問題的源頭。

台灣還能容忍「出了事再說」的治安思維?

世界各國早已將校園安全視為國家發展的基石,台灣卻仍陷在「出了事再說」的循環。當孩子在學校面臨暴力與毒品威脅,政府的回應依舊是加強宣導、成立專案小組,這樣的做法真的足夠嗎?

問題不在於事後應對,而是為何我們從未見到有效的預防機制?為何學校的安全仍無法讓家長安心?每一次的悲劇都不該只是社會的短暫震盪,然後被下一則新聞取代,隨後遭人淡忘。台灣真正需要的,是具體政策的落實,是對治安鬆散的不再姑息,是對下一代的真正承諾。

這不只是校園問題,而是國家治理的底線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對政府治理能力的考驗。當校園安全淪為一場「運氣測試」,當政策制定者的回應始終停留在「事後檢討」,這座城市又如何讓人信任?台灣社會不應再接受「等事情發生才處理」的治安對策,而是要求一個能夠有效預防犯罪並保護孩子的機制。

對此,本刊在此呼籲,政府應推出可衡量的安全計畫,包括強化校園巡邏機制、健全通報機制與防範措施,確保所有學校都具備足夠的安全網絡。這不只是教育問題,而是國家的基本治理責任。唯有如此,城市的未來才有真正的保障。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