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談危老重建和市容美化

「豪」字加在宅的上頭,似有半嘲諷意味。相對於豪宅一詞,則為雅房。「雅」算正面評價,可用在房,給人印象卻是不大,也非高雅舒適,甚至沒配置衛浴。而豪宅如今屬官方用語,被用來評定稅賦高低。由此觀之,通俗文字詞句,隨著文化新潮,已漸成主流。

社宅、公宅、國宅、平價宅、老人公寓、長照中心,功能用途形象身價,一目遼然。但豪宅是什麼?用房價來分嗎?但各都縣市的豪宅,身價標準卻不相同。雙北原為7、8千萬元以上,其他縣市有5、6千萬元,也有3、4千萬元的。近時情勢丕變,豪宅標準下修,苦了不少納稅人。

根據官方說法,高級住宅總價也高,即為豪宅。近時有小坪數高單價房屋問世,才20餘坪,每坪200餘萬元,但總價才4、5千萬元。論高級自不待言,只因坪數小,其豪奢富麗的程度,便不列入豪宅,邏輯等同戲論。由此看來,稅賦要周延公平,難矣哉。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從統計數據可知,全台地價稅課徵戶,有三分之一是年逾65歲者。若加上60歲至64歲,則佔總數46%。除顯示高齡社會之外,亦代表資產財富集中在年長者手裡。年輕人仰仗家業豐亨,或自家創業有成,否則步入上班族行列,想隨意置產,可沒那麼容易。

都會區房地業主多高齡,有部分原因屬於「先來後到」。例如半世紀前的大樓公寓擁有者,若未出售物件,則後起之秀再有本事,也無法取得都市核心物業。此外,金融保險地產業者,大批土地樓宇皆仍掌握在名下,年輕族群如何突圍而入。至於新重劃區,則可能開放競爭,新業主均齡或許稍低些。

危老改建和都更不同,許多不合都更條件的老舊房屋,除了重建,別無他法。但國民要的是獎勵容積或補助,否則哪可能全員同意?人人又都負擔得起營建資金?然而獎勵前提是須通過「耐震評估」,倘若補強成本低於重建的一半,即不符獎勵條件。這關過不去,一切免談。

都更或危老重建之後,不少家庭將面臨第二代或第三代析產的現實。譬如贈與或過戶給子女,否則未來新宅房價變高,遺產稅避不掉。因此,物業所有權人的均齡有望年輕化。當然,市容景觀將隨之改善,光慼這一點,適當的官方補助獎勵是必要的。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