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老舊社區的脫困之道

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全台有近70萬戶住宅,居者皆年逾65歲。咱們社會把這歲數,當成區分老人與非老人的界限。包括發給敬老卡,以及多數公私營機構,工作者的退休年齡。由於台島安定富庶,國民餘命甚長,故被稱為老人者,愈來愈多。

人們常將生老病死視為大事,因這4者皆不由自主,不論你肯不肯,或知不知,都會降臨在身上。「我老了」尤其被掛在嘴邊,或自歎、或討拍,總之被看老了,當成老人,都不是快樂的事。也許該來個全民公投,究竟幾歲才該視為老人,70歲?72歲?或75歲?

何以故?因今人生活條件好,模樣體氣都不顯老。蔡英文、賴清德,像老人嗎?外形和能力都堪稱勝任要職。即像美國的拜登、川普,都年逾8旬或78歲,其影響力仍舉足輕重。是故,賴清德5月將登總統職位,10月份則滿65歲,步入老人階段,可領取敬老卡。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同樣情況,近年來高樓建物結構強固,多半能撐5、6級強震,屋齡高些也無妨,不必急於拆除重建。有些大樓外牆拉皮,一陣撕貼過後,遠望如新大樓。只要肯花大錢,像人們進了醫美診所,再回頭已是煥然新面貌。市容亦可編預算整一整,給都會區帶來好氣象。何況,拉皮後的房價,也能順勢上揚,畢竟,顏值已提高了。

不過,現實是殘酷的,近時的大地震和餘震,揭露了許多樓房的殘破骨架。地陷牆裂掉磁磚,想修復都得耗費時間財力。如今物價工資騰漲,對業主是一項負擔。歲月帶來的物事,順逆都得承受。城市整體的盛衰興革,多半在這點點滴滴變化中前進,或停滯。

極端氣候的異常現象,證實古諺「天有不測風雲」。氣象預報沒法子告訴人們,百來個龍捲風從哪來,何時會來?沙漠也逢強降雨,水淹道路人車難行等等。人們選擇居所,務求建物堅牢穩固,至少風雨不侵,逢震不倒。否則安身立命之處不可靠,又當如何度日?

這幾年大道旁坑洞乍現,樓房動輒落陷歪斜,令人為老城市的住安擔憂。無論麻煩從何而來,是誰引起,總得有既成的對應之道。儘速止住災情擴大,縮短修復時間,減少住民不便和損失,地方政府宜認真看待天災地變;或許,未來這些可畏的物事,都將成為常態。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