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福山
受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及新台幣升值的雙重壓力影響,企業在辦公室租賃與資產配置上普遍採取保守策略。根據仲量聯行統計,2025年上半年台北市A級辦公市場總成交量為20,258坪,較去年同期減少17%,反映出企業決策周期拉長,租賃市場動能趨緩。

進一步觀察第二季成交結構,高達48%的交易來自小於200坪的小單位,顯示中小型彈性空間成為市場主要支撐力道。同時,商務中心與共享空間等彈性場域的成交件數明顯增加,反映企業在面對不確定性時,更傾向採取空間靈活化策略,以降低長約風險與財務壓力。
核心商業區仍為企業選址首選,本季成交量占整體市場93%。各次級市場表現平均,為近五季以來首見的分布格局,顯示企業選址考量趨向多元化。本季成交產業以消費零售、醫藥生技、財務金融、媒體通訊與地產建築工程為主,顯示具規模與擴張需求的行業仍穩定進駐。
供給增加壓抑漲幅
在租金表現方面,核心商業區租金仍小幅上揚,季增0.07%、年增維持0.63%,平均月租金每坪約3,216元。然而受新供給釋出影響,整體空置率上升0.3個百分點,達到6.7%。仲量聯行預估,隨下半年新光杭北、國泰環宇等新案完工,預計將新增27,582坪辦公空間,核心區空置率可能逼近雙位數水準。
對此,仲量聯行商業不動產部副總經理游淑芬指出,雖然目前整體租金仍呈現微幅成長,但業主面對即將釋出的龐大供給,勢必要提前調整策略。包含延長免租期、提供彈性租期及裝修優惠等方式,都是未來吸引租戶、降低空置的關鍵。
她進一步指出,第二季近半數交易集中於200坪以下的小單位,反映市場需求已明顯轉向彈性靈活的辦公空間。尤其政經情勢不明,一般商辦常見3年租期已不具吸引力,相較之下,共享空間租期僅約2年,更能滿足企業階段性與試水溫式的辦公需求,因此備受青睞。
業界觀察仍謹慎樂觀
針對未來商用不動產買賣市場的走勢,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表示,關稅效應對企業營運影響仍需觀察一季,新台幣升值也恐壓縮出口導向產業的獲利空間,整體企業資本支出恐趨於保守,對辦公室市場形成間接壓力。
不過,侯文信也指出,下半年將有多起政府釋出的招商案,成為開發商取得土地的重要管道之一。在自有土地取得難度升高、資金成本上揚的情況下,這類招商標案提供了相對明確的投資起點,有助於開發商規劃中長期布局。他認為,這對市場而言是一項正向訊號,亦可能帶動中長期的開發活化與都市更新動能。
延伸閱讀:
今年商辦次高價獎落捷運共構商辦 中古屋齡仍具市場買氣
科技紅利發酵 商辦市場異軍突起
「非典型工作者」翻轉一切 三大現象掀微型商辦變革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