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展房屋網/綜合報導】台北市政府於廣慈博愛園區推動公共住宅,卻因開發恐削減綠地面積且影響交通,遭當地民眾及民代抗議。市府之後將本案開發容積率由350%降至300%,戶數也從2800戶下修至1562戶,但民進黨市議員周柏雅仍痛批,廣慈開發案減少公宅戶數、降低容積後,總樓地板面積竟不減反增,從8萬坪上升至12萬坪。
都發局解釋,廣慈博愛園區公共住宅案為減少環境衝擊,以維持300%容積樓地板面積進行設計規劃。至於全案粗估樓地板面積增加,原因則是為提供民眾更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區內同時增建社福大樓、信義區行政中心、聯合醫院信義門診及鄰里商業空間。
該局表示,廣慈案不僅將該案社福設施採分散配置,也調整參建比例及部分公宅大樓構造調整為鋼骨鋼筋混凝土(SRC)。且為使民眾有更大的開放空間、綠地及提升公共附屬設施服務水準,底部也與社福設施共構,建築樓層數預估將興建地上26至27層,地下4層。
另外,因廣慈園區基地樹木眾多,若要保留最多樹木,地下室就無法以完整室形開挖,導致地下結構營建費用變高。此外,因為需求較大的公共服務設施空間部分不計入容積面積計算檢討,故廣慈案的設計量體將不會逾越都市計畫規定,也不會造成容積樓地板爆增,或是造價成本因此被稀釋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