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林喬慧
台中房市正面臨預售市場量能急凍,土地交易同步降溫雙重壓力。根據最新實價登錄資料,2025年七月台中市預售揭露量僅422件,年減幅高達86%,為六都中衰退最劇烈的縣市。
過去兩年,台中因重劃區題材、重大建設與品牌建商積極推案,房價快速攀升,成為投資與自住熱點。然而,隨著央行連續祭出信用管制、房貸政策收緊,加上台股衝高卻未帶動房市資金流入,形成「股熱房冷」的背離現象。買方普遍擔心未來房貸負擔加重,對預售價格是否鬆動也抱持高度疑慮。
土地交易持續低迷
不僅預售市場冷清,土地交易也同步降溫。根據台中市地政局九月釋出的標售結果,173筆土地中僅標脫31筆,標脫率僅17.9%,創下近期新低。資料顯示,此次總標脫金額僅41億元,顯示建商對補土地庫存意願低落,資金操作趨於保守。雖然金管會日前針對首購等部分族群放寬銀行放款條件,但央行的信用緊縮仍在,開發商18個月開工期限未鬆綁,多數業者不急於擴張,選擇保守因應。
此次標售中,仍有成交亮點,例如水湳經貿園區「逢大段21地號」以每坪約122萬元成交,總價約18億元,成為本次標售的單總價冠軍。但整體而言,標售土地多為低容積率、開發效益有限的區塊,加上部分地段為零碎地形,不利建商獨立開發,導致整體溢價率僅1.3%,買方出價極為保守。
房價面臨修正壓力
台中市的預售揭露量暴跌,反映出過去房價基期較低、漲幅過快的區域,正面臨買氣退潮與價格修正壓力。與雙北市相對溫和的年減幅相比,台中的劇烈下滑是一個明確的信號,預示著房市進入重新校正階段,建商面對銷售困境與土地取得成本壓力,也勢必調整推案與價格策略。
整體而言,台中房市正處於「價格修正與信心重建」交界點。預售市場的低量不代表需求消失,市場仍在等待合理價格與政策明朗。若央行後續釋出正面訊號,市場有望逐步回穩;反之,若政策持續偏緊,台中過熱區域的價格修正壓力將進一步擴大。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