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炳辰
住展雜誌統計今年北台灣房市928檔期推案預估量,僅約1108億元,為2019年房市熱潮以來最差表現,較去年同期實際推案量減少19.2億元,年減1.7%。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表示,去年該檔期遇上央行公布最新打房政策購置第二屋不得使用寬限期,加上銀行房貸緊縮,買氣瞬間結凍,本預期突破兩千億元的推案量腰斬,建商大舉退場延推,落至1127.2億元,今年顯然陰霾未除,總案量與去年差不多,還得推案的原由不乏出於建案銷售上相關費用支付許久,再也延不下去,要是又有銀行貸款層面的開工壓力,以及上市櫃公司規畫排程因素,都得硬著頭皮亮相,否則如今的冷清市況,進場多是自討苦吃,絲毫討不到好處。
高房價的雙北市仍為案量主力,台北市來到424億元,新北市為385.5億元,其中新北市板橋區有遠東通訊園區的系列案最吸睛,一枝獨秀為北台灣此檔期唯一突破百億元大案,該案第一期的價量盛況與話題熱度或成為建商信心,放膽上場。但也值得注意新北市餘案都未及50億元,供給呈現L型化,只有單一個案上得了檯面,大案小案兩樣情。
台北市沒有推出百億元案,以50-100億元的四案為指標,由利晉、皇翔、築源、毅聯等建商分別在南松山、東門、南港舊市區、大同區涼州街推案,當中亦有一延再延不得不推的案例,箇中苦楚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也是房市熱區的桃竹兩地,成績最難看的為桃園市,只推出116億元,個案均未及50億元案量,以30億元案量的桃園火車站商圈寶佳新案稍具亮點。桃園市在北台灣投資族群大本營的定位下,當前投資氛圍消散導致賣壓沉重,反映在建商保守的推案態度上,能延就延。
新竹地區的推案量是168億元,相較桃園市為多,雖無百億元案,但有香山區的知名造鎮系列案與新豐鄉富宇建設新案躍上50億元,在一片不景氣當中有其顯眼度,品牌建商還是有實力挺進暴風圈,不過多少都有醞釀多時非得咬牙登場的苦衷。其餘新案則頂多20億元案量,以及不到10億元的外圍地區小案,多有建商抱持退避三舍延為上策的心態。
陳炳辰分析,2025年最後一檔建商大拜拜死氣沉沉,而雙北的松山區、南港區、林口區、中和區、新店區,與桃竹的龜山區、中壢區、八德區、竹北市和新竹市東區等地的指標案是否年底推出仍然膠著,呈現推案找死不推等死的進退兩難局面,若北台灣全年推案量落至兆元量能以下,跌回2016、2017年還在首波房地合一稅衝擊的窘況,可堪稱央行史上最有效的打房政策,較能期待的轉機應落在明年到來的選舉情勢,有無優惠年輕人買房的利多,可能也為建商在價格面死撐的琢磨之處。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