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大廈條例滿30 郭紀子:推論壇倡修法、建韌性社區

文/朱福山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自1995年施行以來,已走過30年。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指出,這部法規深刻影響台灣9成以上都市居民的生活與社區治理,是支撐城市發展的重要制度基礎。他也宣布,將於本(7)月26日舉辦「公寓大廈管理條例30週年論壇」,廣邀中央、地方、學界與業界對話,為下一階段社區治理藍圖擘畫方向。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滿30年,郭紀子呼籲應與時俱進修法,已符合現況居住需求。圖/朱福山

郭紀子表示,當年制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是台灣社會走向都市化、社區自治的重要里程碑。30年來,公寓大廈的管理組織數量快速成長,如今全台約有6萬個依法成立的社區組織,集中度高、具行動力,成為基層社會與民主治理的新力量。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以桃園市為例,截至2024年底,全市約234萬人口,根據桃園市建築管理處統計,公寓大廈成立組織報備數為7,736個,其所涵蓋的人口量超過200萬,接近9成市民居住在公寓大廈裡。

禁寵令向來是社區住戶爭議點。圖/pexels

面對電動車充電樁設置、禁寵規約爭議、外牆剝落、長照服務整合等新興問題,現行條例已有修法迫切需求。郭紀子呼籲立法院儘速通過《條例》修正案,完善修繕基金管理、強化管委會機制,並正視社區管理的「三缺問題」──缺人、缺錢、缺專業。

該論壇活動將於7月26日下午在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國際大樓舉行,邀請內政部國土署副署長徐燕興、台北市副市長張溫德、學者黃健彰、陳明燦等出席,從制度沿革、地方治理、法制挑戰與實務經驗等層面展開討論。郭紀子指出,論壇是凝聚跨界共識的起點,也盼各界看見「公寓大廈不只是生活空間,更是城市治理的核心單位」。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論壇報名連結

延伸閱讀:
發哥談好宅》台灣物業管理面臨的挑戰 建築維護、價值提升的未來趨勢
避風港還是戰場?住宅規約亂象一次看懂
噪音影響人格權 看律師怎麼說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