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展房屋網/綜合報導】2017年億元宅交易頻傳,卻不代表整體豪宅市場真的回溫。根據台灣房屋統計,台北市近三年總價億元以上的豪宅交易量逐年減少,2015年有249件,2016年有179件,2017年降為153件,而平均單價從136.1萬修正到119.8萬,去年略增至122.8萬;平均總價從2億降至1.6億,去年略增回1.8億。
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表示,在2015年時,因西華富邦交屋潮有81筆,因此億元交易量大,平均總價突破兩億,2016年房市轉空,高資產族保守,高總高單價產品價格跌幅約在1~2成之間,2017年下半年交易有回溫跡象,且有4筆文華苑交易都在4.5~5.3億之間,不過交易量還是比2015年少96筆,量縮38.6%,比起2016年也量減14.5%!
進一步觀察單價分布狀況,高單價豪宅佔比下降,單價百萬以上的億元大樓交易量和前年相較,呈現腰斬,僅剩116筆,而單價百萬以下的佔比,從2015年的14.5%,隔年增至30.2%,去年也佔了24.2%。
過去成交單價在100~130萬之間的豪宅,都有跌破百萬記錄,包括台北一號院,101年預售時期15樓單價122萬,到了2017年10月19樓單價僅以98萬成交;天母豪宅天墅,過去單價最高116.9萬, 2017年最低單價為91.4萬,平均價修都在兩成左右。
張旭嵐表示,單價跌破百萬以下的住宅大樓交易比例增加,屋齡多在三到五年左右,因為生不逢時,正好在房價下修前預售推案,因此不少買家買在高點,到2016年買氣下滑,建商降價換成交,尤其對買家而言,九字頭單價的豪宅價修有感,因此更吸引成交意願。
張旭嵐分析,過去億元豪宅,地段多在經典蛋黃區大安或信義區,不過近兩年的億元宅而是集中在中山、內湖一帶,主要因為蛋黃區地屬精華豪宅屋主惜售,不太容易出現百萬以下行情,而中山、內湖和士林一帶,不乏小戶數但大坪數的新豪宅,以九字頭單價搶市,因戶數少,具有隱密性,不少中小企業主或藝人,逢低買進兩戶,以大坪數空間打造豪門氣派。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住展房屋網》官網www.myhousing.com.tw;《住展房屋網》官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