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動產小辭典要和大家介紹的主題是『綠建築』!
氣候變遷、環境永續議題受國際極大的重視,建築與營造工程會產生二氧化碳的排放,其選用的建材、節能建築設計,是現今興建房屋的焦點話題哦!
綠建築
《內政部》《建築技術規則 第 289、298、301條》
🔷以環保節能、改善環境品質、與地球環境共生、永續發展為目標而設計,且符合綠建築評估標準的建築物稱之。綠建築標章的推動分為候選綠建築證書與綠建築標章。
綠建築評估系統之九項指標
*我國綠建築(EEWH)評估系統及標章制度,已於1999年9月開始實施。
- 基地綠化
- 基地保水
- 水資源
- 日常節能
- 二氧化碳減量
- 廢棄物減量
- 污水垃圾改善
- 生物多樣性
- 室內環境
指標群 |
指標名稱 |
評估要項 |
生態 |
生物多樣性 |
生態綠網、小生物棲地、 植物多樣化、土壤生態 |
綠化量 |
綠化量、CO₂固定量 |
|
基地保水 |
保水、儲留滲透、軟性防洪 |
|
節能 |
日常節能 ★必要指標 |
外殼、空調、照明節能 |
CO₂減量 |
建材CO₂排放量 |
|
減廢 |
廢棄物減量 |
土方平衡、廢棄物減量 |
室內環境 |
隔音、採光、通風、建材 |
|
健康 |
水資源 ★必要指標 |
節水器具、雨水、中水再利用 |
污水垃圾改善 |
雨水污水分流、垃圾分類、堆肥 |
*若要取得「綠建築標章」或「候選綠建築證書」,至少須取得四項指標。
推行綠建築之主要目的
《建築技術規則 第 4-3 、39-1條》
- 降低能源(節電、省水)的消耗。
- 以通風/採光/隔熱設計調節室內溫度。
- 雨水貯留設施(為澆灌/沖廁/消防用水/防洪/防病媒蚊孳生等)。
- 增設綠能電動車充電樁等。
▌綠建築評估之建築類型
- 基本型
- 住宿類
- 廠房類
- 舊建築改善類
- 社區類
綠建築之評定對象
- 規劃設計符合評估指標的建築物,可申請「候選綠建築證書」。
- 已完工之建築物,須經審核符合評估指標標準,可申請「綠建築標章」。
▌注意事項!《綠建築標章及建築能效標示申請審核認可及使用作業要點 第2條第一項、第14條》
- 須留意有標示綠建築標章之預售建案,必須取得使照後,且經主管機關審查通過,方能正式取得綠建築標章。
- 擅自使用或仿冒綠建築標章、候選綠建築證書、建築能效標示或候選建築能效證書者,除了會被主管機關公告該冒用者及建築物或社區名稱外,且會依法請求民事損害賠償及追究刑事責任。
參考資料🔎 內政部、建築技術規則、各縣市政府低碳城市自治條例
延伸閱讀:綠覆率、碳費是什麼? 會影響房價嗎?